初到简书,已经坚持日更50天,写作技能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我知道写作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50天,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通过这些天练笔,发现自己在一篇文章中仍会出现很多低级的错误,下面逐一列举,目的是提醒自己要对文章中的每一句话负责,文采不好可以原谅,但是写作态度还是必须要端正的。
1.错别字问题:错别字可谓是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打字时过于匆忙,导致同音字混用,或者拼音拼写不对,然后随便选了一个词就打到文章中了。再有,易混淆的词用法,例如“必须“和“必需“”的用法、“的、地、得”的正确使用等,在写文章时也容易用错。此外,还会出现字词重复或者遗漏的现象,这种情况经常因为文章删改时不小心所导致。避免错别字的最好办法就是检查、检查、再检查。
2.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标点符号的使用一定和文章的上下文含义、段落结构、整体结构相匹配,否则很容易让读者对文章产生歧义。同时,注意文章中标点和数字的全角和半角,要保持通篇的一致性。
3.语句不通顺:文章中的句子,特别是长句子中会有很多定语、状语和补语,我们在检查语句是否通顺的时候,一定要把整个句子进行缩写,缩减到“主、谓、宾”最小化的结构,然后再看语句是否顺畅,词语搭配是否合理。这类问题不太容易发现,但是只要按照缩句的方法去检查,一定能够找到问题,把句子写通顺。
4.语言不够精练:在写文章时,会掺杂很多口语性质的表达,能用10个字表达清楚的,却用了20个字甚至更多,给读者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这需要平时多对语句进行不断地推敲和打磨;再有,表达同样一个观点或内容,用相似的语句反复说,能用3句话表达清楚就不要增加第四句,确保每一句都有它明确的目的和含义,不重复。
5.语义表达不准确:语义表达不准确有多种情况,第一种是本人都没有想清楚这句话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个只能自己理清思路后再重新组织语言;第二种是词语使用不当或者不理解词汇本身的正确含义,结果造成辞不达意或者使用了意思完全相反的词语,例如“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两个词义的混淆。这只能依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多阅读、多背诵;第三种是用词不准确,不能清晰地找到近义词的细微差别,用词经不住推敲。例如“界限”和“界线”的区别等;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句子中成分残缺,例如省略主语,主动句和被动句混用,导致指代不清楚,让读者不知所云。
以上这些问题只是个人发现的经常犯的错误,欢迎大家补充。但这些问题几乎都与写作能力无关,只要用心写、认真检查,完全可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