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今天的彩虹花晨读学习的是王维的《山中》这首诗。 孩子们早早布置好了黑板,把诗句也抄写在了黑板上。自从参与彩虹花晨读后,孩子们的绘画和板书能力得到了提升,布置黑板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布局、书写、绘画也越来越精致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山中》这首诗,短小精悍,语言通俗易懂,在助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很快理解了诗句,有些孩子达到了熟读成诵。《山中》这首诗,主要写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荆溪白石出”主要写山中溪水。因为山路往往是傍着溪流的,在山行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作者抓住了冬天时山溪的主要特征来描写,使读者的脑海中呈现出了它清澄清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天寒红叶稀”主要写山中红叶。绚烂的霜叶,本是秋天山中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本来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这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的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里那里点缀着的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流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主要写初冬时节山中全貌。本应是萧瑟枯寂的冬季,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的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这是一幅由小溪、白石、鲜艳的红叶、山间小路、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全诗没有一丝一毫的萧瑟,意境空蒙。使读者犹如进入了如梦如幻的境界,写法也是在一般中见特殊,达到新颖独特的效果,诗风清新明快。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短短的二十分钟的学习中,孩子们喜欢上了这首诗,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诵读能力,但是,时间是有限的,孩子们学习古诗的热情令我欣喜,我答应他们课后继续让他们展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问题:王勃和王维都写了《山中》,你更喜欢哪首? 前言 读过《红楼梦》的人,可能会记得香菱学诗的时候,香菱说:...
    老街味道阅读 831评论 1 6
  • 山中 [唐代]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
    修源正本阅读 195评论 0 1
  • 王维《山中》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山中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注释】:...
    xcy无名阅读 408评论 0 1
  • 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
    陈红松阅读 672评论 0 14
  •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 首...
    right_33cb阅读 4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