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乡的交通工具中,还有一种车短暂出现过。是类似于今天单兜的小货车,人们曾亲切地叫它“飞虎”。和农用三轮车一样,为了运输需要,车主将车兜两边内侧焊上了支架,支架上卡着木板加海绵垫做成长条凳。相比于农用三轮车,飞虎烧的是汽油,车速明显要快一些。这样下乡需要的时间就变短了一些。
如果拉上化肥和其它物品,司机会看情况酌情让乘客额外加一块到两块钱。
这个时期,青石柏油路已经变得黑一块,青一块了。因为有过路的大卡车,把路都压坏了,无奈只能坏一块补一块了。每次下乡走在路上,会时不时地看到穿着橙色马甲的道路养护工人(马甲上印着“XX道班”),双手挥舞着铁锨将烧好的柏油铺在路面上。
大部分时间从乡下回城镇时,是要走夜路的。没有路灯,但身后的大卡车会在老远的地方将远光灯打开。司机和行人好像达成了某种默契,骑自行车的行人看到灯光,就默默地往路边靠,将路让出来。
灯光照亮了自己的路,也照亮了别人的路。
大车过后,又是一片漆黑。如果夜晚有月亮,回城的路就变得有意思了。皎洁的月光、路两侧微动的树叶、远处一对泛蓝的灯光,随着树木的遮掩,时隐时现。感觉它快要朝着你的方向来的时候,又莫名其妙地拐了弯。
不紧不慢地蹬着车轮……
天色真好,城区的路灯映红了半边天。快到了!干了一天农活,回城里好好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