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把去两年前去重庆成都拍的照片重新整理了。上个月就说要写一篇文了,没想到拖到现在。
那时候,在重庆认识的跟我一样大的男生,现在居然跑到尼泊尔去开了家旅店,还天天在朋友圈里打广告。
虽然有时候会想念在重庆吃的麻辣火锅,不过,我暂时还是觉得,渝川这片土地,去一次就够了。
01.
一月初的重庆又湿又冷。怕冷的我们在上飞机以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穿了四件厚厚的衣服。为了这次旅行,还特意买了雪地靴和厚大的棉绒外套。
到了重庆之后,放好行李,我们就直奔食肆。两个人饿得跟狼似的,一坐下就点了一个麻辣火锅和一大堆食材。因为是下午两三点,整个场子就只有我们两个女生在那里吃饭。上来的时候被吓到了,一大锅黑红黑红的红油完全看不到底。
可能因为天气冷,开始我们还没有觉得很辣,吃得挺爽的。但是后来,越吃越辣,只能拼命地喝水。两个人一副辣哭的样子,边擦着鼻涕眼泪,边吃边嚷嚷着“好辣”,拼命地喝水。
又怕辣又嘴馋的表姐最后只能叫服务员拿了一碗白开水,把从锅里捞上来的食物放白开水里涮了才能放地入口。这举动,当时还把站在旁边的服务员逗笑了。
吃了第一顿火锅就被辣怕了。从那次之后,我们就只吃过一次火锅了,点的还是鸳鸯锅。
02.
到重庆的第一天,我就觉得,这个城市,连吸一口气都是花椒和辣椒味。整个城市都被麻辣火锅的味道笼罩着。
来到这样一个城市却不吃辣,说出来还真会被人笑。到现在我们也喜欢拿来开玩笑说,在重庆的时候,连吃小面,表姐也点的“不要辣”。
以前我们经常会开玩笑,如果去吃辣的城市,不能吃辣的话,就点个蒸蛋。然后就有人说,可能连蒸蛋也是辣的,因为他们的锅都是辣的。
其实,我也好不到哪里去。每次点餐,都要千叮万嘱店家不要太辣。
在成都吃肥肠粉的时候,想跟老板点“小辣”的粉,因为“小”和“少”分不清而被老板狠狠地嘲笑了一番。当然,我到现在还是觉得“小辣”才是正确的。
吃过一次成都的肥肠粉之后,现在还一直惦记着那里的冒节子。
03.
去一个地方,就应该在那里的市场逛一逛。但是我们太后知后觉了,去的都是商业街。
到现在我还惦记着那些在街市和小巷吃到的美食。
当时我们是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里面闲逛,在一条冷清的小巷的角落发现的卖蛋烘糕的小摊。自己选配料,甜和咸的都有,选好之后摆摊的大伯就现场给你烘,才卖三块钱一个。
同样难忘的是,在重庆武隆县瞎逛的时候,在路边偶遇到一个阿婆在卖烤糍粑。糍粑的味道和口感是我一直惦记着的,但是当我说要拍她的糍粑的时候,阿婆自豪而又兴奋的笑容我也一直没忘记。
每次发现这种小摊,我们两个人还开心得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我们始终都觉得,吃到简单而又质朴的地道小吃,才能让自己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来这个城市,并不只是把所有景点都打一次卡,来走个过场的。
不是跟着网上的攻略,把有名的店都吃过一边就叫来过重庆和成都了。自由行的美妙之处,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你在旅途中会遇到什么麻烦,和发现什么惊喜。包括吃的、和人。
04.
在重庆的青旅住的第三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请自来”的男生,说要跟我们同行。
人生路不熟,有个同龄的男生带着我们两个,也是好的。
后来他告诉我们,是青旅的老板让他带着我们出去走走,这样就免了他睡沙发的住房费。他是在杭州读书的,居然还跟我们一样大。他说他经常去做兼职,赚到钱之后就自己一个人背着背包到处去旅游。就是传说中的背包客。
这是我一直都很羡慕却无法实现的,一个人背着行囊,想去哪就在哪里住下。住个一头半个月,自由自在,结识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
当时,我们分别的时候,他给我们一人送了一张明信片。他说,他还要在成都待一段时间。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
最近联系是因为他群发的一条广告。一般这种消息,我回都不会回的。但是他发的内容是他在尼泊尔开了家旅店,让我们帮忙宣传。
明明我们是同一届的,但是看到他做到了我们一直想做但是没法做的事情,羡慕之余也很想为他加油。
当时我转发的时候,说了一句,“我在苦逼写论文找工作,别人却在尼泊尔遛狗晒太阳开旅店”。
他评论了我:都是生活。
向往的往往是得不到的,所以我们想要去旅游,暂时逃离我们的生活。
/ 最遗憾的是没有吃一碗咸的豆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