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朋友在与网友讨论几句后说了这样的话:一个幼儿蹒跚地向冰面走去,把母亲吓呆了:冰太薄,孩子有生命危险!结论:孩子无畏是因为无知,母亲惊恐是因为有常识级的逻辑。
他说:网友让他知道了存在比幼儿高一层的无知=误判无知为有识=无知的平方=永远的无知。而幼儿会长大,甚至当妈妈告诉他冰面危险,就不会有第二次去冰面了,于是有结论:网友<幼儿<母亲。
他说:那位网友攻击他,他试图解释,可以确定网友没有看懂解释的内容,却为其“攻击”成功而越来越亢奋,他不得不中止对话,网友得意地作了个斯巴达克年代的“胜利炫耀”。而这个胜利=制造一个敌人+向大众展示自己的无知与野蛮。
因为每个人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假设上天赐给自己100个人成为创造财富,与幸福生活的团队队友。以这个网友的激情,效率与战斗意志,用不了一年,轻轻松松地可以把上天恩赐的一百人全都变成敌人。
2)人有辣么傻么?从思维理论而言:这是一个典型的体现“丛林愚蠢”的问题。不应该问这个问题。而是应该看看现实世界,有没有这样傻的人+这些傻人的占比多少=抽样。他指出:这个问题用常识感觉便可以得到答案,现实中,人们除了“早晨好”之类的寒暄外,讨论问题时,类似上面那个网友的“犯儍”的占比颇大,即然这是我们眼前的事实,模糊否定事实=非蠢即恶=“丛林犯傻”。
这里要问的有价值研究的问题:傻人成长的路径与机理。怎么防止自己的孩子成为辣样的傻子。
的确有朋友提出一个疑问?很多人认识到上面的“傻子”问题,而且也认同非常严重,不仅在家庭存在,那位朋友老家不仅存在,而且很严重,所谓“谁在人前不说人,谁在背后不说人”,老乡们的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家长里短,相互攻击,是痛苦的主要来源之一,讲得学术点,“傻人”作为一种文化成功地奴役了他老家的老乡。
描述这些问题很多,很容易,但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如同大海捞鱼,毫无头绪,无从着手呀。
3)这意味着孩子成为“傻子”的风险无可避免,客厅当然不能接受。同时,对客厅而言,多年的辛苦肯定不会白费。
结论:因为有了价值观的分类=丛林+文明。“傻子”这条鱼肯定在“丛林”与“文明”这两个池塘中,客厅要做的是:抽干这两个池塘的水,看看这条鱼在哪个池塘中。
4)客厅的毒舌永远百无禁忌:假设上天是造物主,创造了客观世界,那么,“从林价值观”面对的最大敌人就是上天,这是一场蝼蚁与巨象的对决,这场对决注定了是一场搞笑:因为蝼蚁只是巨象吞下的食物上沾的一颗尘土。必须对孩子解释这个搞笑。让孩子选择“文明价值观”,从被迫接受升华为智慧的决定。
5)“丛林价值观”的愿景与起点非常完美。当他们抛弃了事实与真理(3+5=8),他们拥有了无穷多的选择(3+5=35,250,……等等)以模糊,否定,颠倒,伪造事实与真理……,所以,当他们要侵害他人利益谋取私利时,有无数种方法,对其他人进行侵害以谋利时,必须与他人接触,从而发展出西件绝世兵器:一件软兵器=捆仙索=忽悠,一件硬兵器=丈八矛=攻击。他们惊喜地发现,这两件兵器在攻击时战无不胜。他们在这里使用了丛林价值观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最伟大的智慧:a)你不能证明我是错的,我就是对的。b)你若证明了我这次错了,让我们从头开始另一次,你再证明我错了。c)你每次都证明我错了,我错了咋的啦,人都是自私的,我能伤害你得到好处,我不要?你确定我有辣么傻么?
6)其实,到了这一步,丛林者己经可以确保自己百战百胜了。
人们发现“丛林”者还有二面无敌盾牌,A)亲情:例如,甲对乙说:丙欠我2000块钱,该不该还?乙说:该还,甲感动:谢谢您,世上还有天理。乙说:你敢收,我揍你,知道么,他是我表哥。B)拟亲情:丙找到那个老家土豪送上200元补品:叔,甲找我麻烦……,土豪包拍胸脯:这事包在我身上。然后,转头对甲说:都是老乡呀,2000元算了,要讲亲情的呀,甲不服:他欠我的呀,土豪火了:算你狠,我的话不管用了,我也不管了,这时甲的面前有二条死路:服软,放弃2000元,但是,下次让你放弃4000元时你也得接受。硬顶,那么,你就会成为土豪的敌人,他不让你付出20000的代价,从此就不能豪了,对此,大多数老乡会认为是甲的错,是甲逼土豪不得不这样做的。
他开始毒舌了,在土豪嘴巴里出来的版本是:有人被人逼债,乡里乡亲的,我总归要管的,迭种小事情吾出场肯定搞得定的。给人印象是:他象白求恩大夫一样伟大,维护家乡的文明亲情,温馨的高尚的文化生态。他绝对不提200块钱的酒,及对甲的坑害,这个土豪肯定会越来越黒,越来越恶。他尖锐指出:亲情是大城市中有文化的人,有钱的人的温馨小秘,是联系他们情感的扭带,是正能量。一到他老家那边,立即变成白骨精,如果没有亲情,那是正常的有借有还,不用送补品,甲也不会受欺负……就是一个文明社会。亲情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一伙人背后商量着,怎么坑另一个老乡甲(他们没机会坑(远在天边北京重庆深圳这些大城市的人),而亲情呈现的结果,就是真把甲坑了,讨不回二千元,再大的冤屈也只能憋回小肚子里。老家的“亲情”背后,全是破坏法律,强奸道德,伤害与邪恶。“老家亲情”一出场,先灭了善恶标准与法律,除了一些甜言蜜语,百年老鸡汤外,留下太多伤害与邪恶,老乡吃亏后最常说的一句话:我还是太善良了,不够狠。所以,邻里之间发生刑事恶性事件也很能让人理解,他曾说:他最厌“人情社会”四个字,因为肯定会让他联想到老家几个惊悚案例,但奇妙的是:老乡潜意识坚信: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内,所有的人与他们一样,发生的所有事与他们村里一样,所以,那个老家土豪到那儿都会四肢大开教导众生,让朋友背后斥责:身上有狐臭噢,不晓得羞耻的,实在让人吃不消。
8)更神奇的是:“丛林”者还有一个天生的免疫系统(=无知)护身,如同铁布杉神功护身。
有个作家朋友,发表了不少文艺理论与批评的稿子,常和一些网友争议与争论,当时,他最愤怒的是网友看了个标题,就纵贯数千年,横跨几万里领出一堆楚王,貉婵,丘吉尔,曼徳拉等与他大吵三百回合,让他每战每挫,浑身血腥,痛苦不堪。而且无法解脱,……,他斥责:你总得读完文章再讨论吧,对方回答很酷:你这种水平的文章,我需要读么?弄得他黑铁墨脱,吃伊不煞。
9)终于有一天,他忽然冒出一念头,和他吵网友没读懂他的文章,注意到了这个方向,不久他便得出进一步的结论:那网友没有能力读懂,如同一个不会因式分解中学学渣读微积分,中文字全识,公式全不懂,题目全不会。所以,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读,这个网友根本读不懂。他恍然大悟,他冤屈委屈人家了。
例如:如果一个人懂勾股定理,你告诉他:{3,4,5}构成直角三角形,而{2,7,9}不是,若他反对,你可以写证明,若他仍然反对,你可谴责他无耻,他可能会沉默,然后可能达成共识(勾股定理=真理=伟大)。若一个傻子不懂勾股定理,上面的事全做不了,余下发生的只有一件事:被傻子狂虐,这就是他痛苦的来源……,这是他自己见识短了招来的祸=错在自己。
也如同一个法官进入社区调解现场,双方稀里哗啦一堆道理,都是违背法律与常识的胡说八道……,法官头炸了:好吧,甲方赔乙方二千,双方同意么?……,哦,不同意哦?啦倒,散了啊,大家回家。
总结:与一个“丛林价值观”者作出正常的思维交流需要过五关:a,b,c,亲情,无知。
只要遇上a,就可以断定:“丛林”者既不懂逻辑,也不可能遵守逻辑。遇上b,就可以断定:丛林者没有道德底线,很混蛋,遇上c,就可以断定,丛林者如同一只染狂犬病的疯狗,躲远点吧。遇上那款“老家亲情”,就可以断定,还有爱滋病毒,遇上无知,可以断定:再加上沙士。
10)至此,“丛林价值观”这个坑抽干了,一切都毫无隐密的展示在我们眼前,令人有点儿恐惧……,而且,那条“傻子”鱼的确在这个坑里。
客厅费辣么多精力抽这个坑干么?
在后面的实践中被当作孩子教育理论的核心基础的一部分。有以下方面的应用,许多精英孩子深受其益,创造很大价值。
A)“文明价值观”者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是“事实+判断”模式,然而,并不是每次都遇上见到桌上苹果,判断是苹果那么简单,面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必须要有更高级更精准的方法。因为只有“丛林”,“文明”二种情况,上面的分析作为基础足以帮助孩子作出精准判断,对带团队的精英天才青年帮助尤其大,实践与诸多案例支持強烈支持这一点。
B)生活与工作中遭遇危机的精英青年几乎多少有些“丛林”症状(轻症,评估之下也会放弃少数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重症),解决方法也基本出自以上分析。
3)用于狙击“丛林”,防止孩子染上“丛林”症状。让孩子保持健康成长赢在起跑线上。
现在还留下一个困惑,选择了“丛林”似乎可以战无不胜了,太诱惑人了……!还不赶紧地让孩子“丛林”了?是呀,还有许多事要做的,既有“山重水复”的绝望……,更有“柳暗花明”的神奇……
恭请学长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