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去旅行?
去看过位于大西洋和印度洋汇合处的好望角,海天一色的蓝能够让人忘记这里的"杀人浪”。也许就是这样的极致
美景会掩盖它曾被世界上公认为最危险的航海地段。
去瑞士看过雪山和湖,山峰幽雅舒缓,湖面平静柔和。第一次被景物感动到流泪,因为语言的苍白让人看到美景却只能在心里去理解和用脚步去丈量。
去大吴哥看过很多树包寺,寺包树的现象,吴哥城里的四面佛笑容总是让人猜不透也弄不明白。原因也许就是你的生活中对笑和哭的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理解四面佛笑容到什么程度。
所以,不管去到哪儿,不管走多远,没有生活的感知,没有健全的三观,没有独立思考的脑,没有柔软宽阔的心,那么,就一定要停止你的脚步,带着心去一次,尼泊尔。
岁末年初在尼泊尔度过,收获颇丰,刷新了自己的很多认知,对有些名词有新的解释,更是让我了解了我。
刚下飞机认识了当地向导Ridi,简单的介绍后对他并没留下深刻的印象,到是对加德满都的灰尘,乱七八糟的街道感到吃惊,一度怀疑是不是弄错地方了。路,房子,市容市貌,都比不上我们的城中村,人们不紧不慢的走着,随处可见站在路边聊天的,有偶遇的,有专门在家门口聊的,有几个人围在一起好像是聊生意的,可是,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和4G网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是低头看手机的,即便是在马路边上发呆的同龄人。
午饭,中餐,味道还行。下午去了藏传佛教寺-斯瓦扬布那特寺。野生的猴子到处都是,通人性的很,忘了自己手里拿着吃的,还被小猴子打劫了。当地的年轻人来的也很多,他们约会经常会在寺庙,因为他们会告诉家人说只是去寺里拜拜,大人们都会同意。这里不论男女都很保守,比起我们的开放程度,尼泊尔人民应该是接受不了的。相反,我们国家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才开始实行,而在这样一个小国家,早在13,14世纪时建造寺庙时在木头上雕刻出性教育的很多内容。
一路上没见过红绿灯,只是偶尔有人拿着指示标志指挥交通,也会出现堵车,却没有人加三儿,没有人常按喇叭,没有人不礼让的。
一路上没见到一个城管,只是偶尔看到警察在路口巡逻,随处可见的小商贩,推着自行车卖水果和小吃,没有见过被人欺负,没有见过被人追赶,也没有迫不及待想把东西卖给你的感觉。
一路上没见到一个神情紧张面无表情的路人,只是看到迎面走来有对你笑的,有本身就面带微笑的,很少有见过是没表情的或是拉着脸的。
晚上住在山上的旅馆,为了方便看日出和雪山。山上水电都是问题,会断电,会没有热水,于是餐厅在桌子上都点了蜡烛,木雕的烛台,刚摘的松树叶和小花插在花瓶里都摆在餐桌上,似乎没电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房间里的灯光不是很亮,但也够用,就好像一切都刚刚好。
早上的日出和雪山确实很美,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从来都不吝啬。你看到就你当下能理解的,可能几年后,你再看到同样的景色时理解有不一样。
尼泊尔被称为幸福天堂。
和我一样的很多人都在即将离开尼泊尔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尼泊尔式的幸福。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在抱怨路不好,抱怨到处是灰尘,抱怨他们穷,抱怨他们落后,抱怨一切一切,可是,满脸笑容的是当地人,注重亲情忠于爱情的是当地人,诚实守信做生意的是当地人。这也许是因为当地人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是先去寺庙拜拜,因为他们是有信仰的,而我们因为忙碌,一睁眼就要去挣钱了,然后有很钱的时候依然觉得不够,似乎钱就是我们的信仰。
在博达哈大佛塔我见到了很多磕长头的人,让我想到《冈仁波齐》这部电影,当时我看完后就觉的故事情节单一,磕长头都能拍一部电影,只剩下不理解。可是这次我见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在博达哈大佛塔下拿了一个木板在上面不停的磕着长头,半边放着本子笔和一包抽纸,穿着干净整洁,像是大城市里来的,我看了她好久,她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那个木板。这时,旁边的人说,这么年轻不好好上班在这磕头干啥,又磕不来钱。瞬间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她的做法,只觉得有意义和价值感对于每个人来说真的不一样。所以,你一定要通过很多方面和途径去学会理解很多种意义和价值感。
在送机的路上,Ridi讲,尼泊尔人不喜欢把事情一天做完,做完了第二天就没的做了,每天都有事做是很幸福的。而我们却逼自己不睡觉也要把当天的工作做完。尼泊尔人一天吃四顿饭,还喝下午茶,注重食品安全,基本上都要回家吃饭。而我们忙了可能一天吃一顿饭,因为挣钱。外卖的兴起让我们都快丧失做饭的能力,更别说食品安全了。
Ridi在修路的围挡上看到过这样一句中文,明天会更好。我以为这句话是一个人在困境中安慰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的一个暗示,因为有可能明天会更糟,可是Ridi却当成真理一样的深信了。原来人变得简单了就相信美好了。
回到西安,赶上下雪,高速上堵车发生了三车相撞,很严重,救援车看这很近,就是到不了事故现场,因为应急车道已经被着急的司机们堵死,这时,一声长长的喇叭声把我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