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思考是先问后挖不破不立。从定义核心问题开始,用WHAT或者WHY来定义真问题。定义真问题后用追问法、框架法、类推法及假设法来发现问题本质,挖掘问题本质后需要找到本质解。
找本质解的过程就是破的过程,也是如查理芒格所说:找到你人生中的简单规则,然后坚信不移的按照这个规则行事。找到本质解的过程就是找规则的过程,简单来说有三种方法:破界法、升维法和优势法。
问题的本质总结来就是三个:主要症结、主要矛盾和主要规律。
破界法的本质是打破自己的认知,丢掉旧有的包袱,向新世界飞跃。核心是反其道而行之,做出相反的选择和行动。比如我身体免疫力下降,最主要原因是睡得太晚,那就早点睡觉。
其使用关键点是:
1、破界法得出的“一”往往是极简的常识道理,拨乱反正,从错误到正确,从违背常识到回归常识。比如人人都知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大家就是做不到;
2、破界法破的是惯例习俗和旧有认知。比如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很健康,猝死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
3、破界法要用好,需要储备更多的知识。比如基本概念、演进规律、主流模式等等。说到底,要能在一个更大的边界外看到自己的局限,如何开拓边界,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增加知识,不仅仅是知识的容量,也是知识的结构。
所以要用好破界法,需要回归常识、敢于破除惯例,打破隐含假设、增加知识。
升维法的本质是think different。面对主要矛盾,从不同的维度来解决问题。什么是维度,维度指的是事物的类别属性,比如组织或者个人的维度有工作与生活、目标和方法、机会与能力等等。升维的方法就是用更多维度去看待事物。矛盾可以说是两个维度之间的冲突对立,而升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解决矛盾和问题,而是让矛盾和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其使用方法有:
1、从矛盾的双方都入手,既要...,又要...,怎么办呢,除非...。找到除非的那个因素,让二元和谐统一,比如我既要推广,又要不花多少钱,怎么办,除非我们的推广内容本身自带传播属性,找到合适的免费的传播渠道。
2、当一个维度达到极限,必须转换到新的维度时。要达成...目标,已无法靠...实现,而是靠...实现。比如说我们现在想要增长,靠原有的增长模式明细陷入窘境,怎么办,只能重新解构新的增长模式,看看是渠道问题,还是产品问题,还是人群定位问题,靠新的模式来重新增长。
3、严格来说第三个不是升维法,矛盾的一方严重滞后,需要补齐短板。比如为什么我们现在离职率这么高,主要还是对员工的尊重、信任以及参与受重视等等员工人性的建设不够,那就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加快组织文化建设。
其使用关键点是:不是原维度的程度改变,而是构建全新维度。跳出矛盾,转换视角,冲出原有的思维层次。以旧有思维造成的问题是无法在旧有思维框架内解决的。
优势法的本质是把自身优势,借助规律趋势放大。它解决的是主要规律的问题,比如打造爆款的关键是满足用户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移动互联网的下一波红利是短视频与社交相结合等等。
其使用关键点是:识别自身优势能力,深度思考规律趋势,一般通过“打一仗”来进行验证。什么是规律,就是俗话说的风口,选择大于努力。如何把握住趋势呢,这要看我们的洞察能力了,如果有足够的把握趋势的能力,然后联合一帮人,做成一件事情的几率会大很多吧。
这三种本质解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我的理解是首先要把握趋势,然后采用比如优势法来聚焦自己的核心能力后进行破界和升维来解决问题,并不是说三者是独立的,而是要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三者的优劣势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