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第一笔横画较重,尾部带出斜钩。斜钩从横画中点穿过,与横画基本垂直,有明显弧度,钩画较长。“厶”从横画起始处下方起笔。“厶”下方的提画如一张弓,对“厶”呈托举和护卫之势。撇画如另一张弓,与提画平行。最后的点画如滚石,从右上角坠落。
这个“或”字(下称此或)与“或取诸怀抱”的“或”字(下称彼或)的不同点是:①此或的斜钩从横画中点穿过,彼或的斜钩从横画左1/3处穿过。②此或的斜钩弧度较大,彼或的斜钩近乎笔直。③此或的斜钩钩角较大,彼或的斜钩钩角较小。④此或“厶”下面的提画倾斜度大于第一笔横画,彼或的“厶”下面的提画与第一笔横画平行。⑤此或“厶”下面的提画与“厶”的间距较大,彼或“厶”下面的提画与“厶”的间距较小。⑥此或的最低点是提画第一拐弯处和斜钩钩角的顶点,彼或的最低点是撇画的终点。⑦此或的“厶”从横画下方起笔,此或的“厶”紧挨横画起笔。
这个“或”字(下称此或)与“或取诸怀抱”的“或”字(下称彼或)的相同点是:①“厶”的撇画和斜钩的撇画平行。②“厶”下面的提画和斜钩的撇画都像一张弓。③“厶”下面的提画和“厶”的折画平行。
因:口字如围墙,右墙犹厚。内如“工”字。
寄:五个横画(含“口”字的两个横画)平行,均向右上方倾斜。“口”字的左竖如左括号,其他笔画如英文字母z的形状。
所:总体形态如“所以游目骋怀”的“所”字。这个“所”字的不同点是:①这个“所”字上面的长横倾斜度明显。②第二笔竖画未出钩。③第二笔和第三笔垂直距离较远。④最低点是第二笔的底端。⑤第二笔终点和最后一笔底端连接线与长横平行。
托:左半部“言”字上面三个横画如三条游鱼,下方的“口”字如三角形。左半部“乇”字的撇画与左半部“言”字第一个横画相挨;横画较细,处在“言”字第三个横画的延长线上;竖弯钩的竖弯部分细劲,弯画明显高于左边“口”字底部,钩部突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