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宗之源——大昭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昭寺,其含义是大寺庙的集会厅,始建于公元647年,据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

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就是因该寺而缘起。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全世界藏传佛教信徒的心中,大昭寺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圣地,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在这里供奉着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佛祖释迦牟尼的12岁时等身像——觉卧佛像。

佛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佛弟子们想使师尊的音容留存后世,佛祖应他们的要求,同意以自己8岁、12岁、25岁时的模样造像。因为有释迦牟尼幼年时的乳母等人参与指导,所以塑像的形体相貌与佛祖幼时一般无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到西藏不去大昭寺等于没有到过西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昭寺门前满是磕头叩拜的信众。他们双手合掌过头,自顶至额、胸、拱揖三次,再跪倒匍匐于地,双手伸直,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五体投地五体投地,一遍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这些信众们,大都是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而来,他们风餐露宿,一步一磕头,只为到大昭寺对着佛祖释迦牟尼像磕上成千上万个头,以祈求自己心中的愿望。

在佛教徒心中,觉卧佛像的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这尊佛像和2500年前的释迦牟尼佛主没有区别,见到了佛像,就如同见到了释迦牟尼佛本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参加学校活动一下午赶的小短文,题目是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被我任性地写成了这个样子【捂脸】。我想每个校园里都有...
    若子甘一阅读 179评论 2 0
  • 如题,无下文
    来悦一舟阅读 100评论 0 0
  • 陕西有个小地方 小地方有一2层小楼房
    七栀_f97c阅读 218评论 0 0
  • 一 今天晚上,给妈妈上了堂英语课。 开始讲课时,我有些紧张,手抠抠这抠抠那,一点也不自然;因为用英语授课,我说话也...
    轻颺阅读 800评论 1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