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

到底是什么是诗意,什么是诗意地栖居,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做一个解读:

所谓诗意的栖居,不是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孤独的栖居,不是鲁宾逊那种漂亮海上、离群索居的流浪式的栖居,而是一种人自身身心和谐的栖居,一种人与人之间无间尔我、亲密无间的栖居,是一种人与自然互为依靠、万物齐一的栖居。

故此,要想做到和谐的栖居,就是要做到知我、知他、知自然,爱我、爱人、爱自然。像中国唐朝那样,通过诗的语言,寻求生命的和谐和人生中莫逆之交的知己。

这就是:对自己要平和:能够不执着,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能够不孤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对自然要和谐:既能够“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也能够“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

最重要的是要有朋友,要有知己,要能够:

同性之间:像李白一样“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友情比水深。像李贺一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比天涯更广阔。像李商隐一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友情是心灵神会的。像杜甫一样“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托梦传情

异性之间:像白居易写的那样“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像李商隐写的那样“刘郞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正因如此,我们在《史记》中看到的,不是更朝换代,而是无韵之离骚。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不是三国如何争雄,而是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桃园三结义。在《赵氏孤儿》中,看到的不是赴汤蹈火的雄壮,而是托孤的真情,看到的是生命蒙太奇,看到的是生命交响曲。

这,难道不就是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吗?

在今天这个资本化、市场化、官场化大行其道的时代,我相信,有着诗歌悠久历史的中国,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文化旗帜上再次书写上“诗意地栖居”五个赫然大字,使中国人与神圣再次邂逅相随。

诗意栖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前三味书屋里的私塾先生,迂腐而没有活力,只是一架落满尘土的活动书橱而已。现代的语文教师,要精彩地生活,让...
    邰枫的台阅读 914评论 0 8
  • 穿梭于林立的高楼大厦之间,享受美味佳肴带来的快感;徜徉在奔驰宝马,物欲横流的空间,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幸福的,...
    云烟925阅读 561评论 0 2
  • 买了kindle以后,为了对得起花出去的钱越发的催着自己去完成想读的书单。开始读的第一本便是冰心译的纪伯伦散文集《...
    Shinin阅读 489评论 0 0
  • Ⅰ 六岁的时候,见到隔壁的小姐姐有一整套的芭比娃娃小裙子,想要的不得了。 哭哭闹闹好几天,母亲大人终于向我的软磨硬...
    小圆子_阅读 4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