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讲过,传统分销商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信息的不对称,同样,愿意跑到分销商那里询价提货的,也都是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现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平衡被打破,原先对于价格作为产品购买选择重要评价标准的客户,就自然流失了,那么,对于分销商而言,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盈利模式,考虑一下那些对价格不敏感的客户在哪里?
一只龙虾,从海里捕上来,被来收海货的商贩收上来,一只可以卖100元,这些收海货的人转手卖给更大的批发商,就按照重量来计价了,一只转手就卖到了200元,批发商批发到全国各地的水产市场上,价格基本都到了300元一只,这些水产市场上的批发商再卖给大酒店,一只虾的价格就到了420,大酒店白灼鲍汁清蒸一番,食客吃到嘴里,一份大龙虾再被冠以澳洲大龙虾的名号,就轻松卖到了2000+。对于海边的渔民来说,虾海里有,抓上来一只,就开心的觉得发了个小财,但是当他知道这只虾被翻了20多倍的价格卖出去时,就开始想要不要自己也开个海鲜酒楼,于是农家海鲜成了他们转型的第一代产品,一只虾卖了598,就在锅里整蒸一下,也不会摆盘,虽然卖相一般,对于食客来说,真便宜啊,虽然味道没有大酒店的味道好,但很新鲜。这其实就是就是一种场景切换。
场景切换其实翻译过来,更为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找到对商品有不同评价的客户群体。你拿一块狗头金,跟小朋友交换一个他心爱的玩具,很难,但是你要跟一个富豪换一辆豪车,应该就问题不大。昆仑山的冰山水在当地卖不上价钱,被搬运工装瓶包装,一瓶就十多块。这里面其实描述的就是一个朴素的真理,价值首先人的主观意志来定义衡量的。
同时,场景切换还有一个意义在于,同样的产品,用以解决客户问题的价值,决定了产品可以赚到的利润。
你的产品在传统的分销渠道里,你面对的所谓客户,都是很清楚自己需要哪些硬件配置的产品,同类型有哪些产品,他们的价格是多少,你的产品销售在一开始就失去了溢价能力,毕竟,同等功能的时候,就看价格质量和品牌了。这时你的产品,因为只是作为一种为别人赚取利润的商品,所以,价值不大。如果放到客户那里,解决了客户的问题,客户就会拿解决问题带来的收益来衡量参考,那时的利润自然就会高一点。
顺便讲一下,分销商的销售人员更喜欢告诉客户产品的性能参数特征,往往会直接带来价格的对比,有一些产品也开始往解决方案型销售来转,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确实会好卖一点。
我讲的切换场景,不是简单的从科技市场的环境中走出来,或者直接开始做行业面对直接客户,其核心的逻辑有两个,一、要寻找到确实有需求的客户,找到他们的关注点;二、从自身行业的专业领域,找到产品解决客户需求的办法,进行包装加工,形成产品解决方案,把产品售卖的思维转变为解决客户问题的思维,这个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