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财务自由了,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思来想去,星座发现自己想要的就是「当下的状态」,不着急地环球旅行,在一个地方赖上一段日子,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以饱满的好奇心去探索未知,对话、经历、阅读、写作,继续把世界的美好、星座的思考带给更多人。
尽管星座现在是如此的财务不自由,一个月花销要控制在3千人民币,必须想方设法开源节流,但想着只要能继续走下去,就无比满足。星座毫不犹豫地把钱砸在旅行上,因为它可以说是「唯一一件星座花钱买了,还能变得更富有的东西」,让星座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蜕变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内心丰盈的人。
但旅行也不是什么神丹妙药,观光客到了新的地方,拍照、购物、享乐后,除了朋友圈多了几个赞、行李多了几件战利品,还是原来的他。所以旅行不在于去什么地方、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你「怎么旅行」、你最后能沉淀收获的东西。
如果你也渴望跳出观光客的身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更会玩的人,不妨看看星座如何深化自己的旅行方式,在旅行中成长。
01从阅读攻略到阅读人
2014年,大三的星座去了德国交换,这是星座第二次出国。
此前星座都会结伴旅行,但不知哪来的勇气,星座在异乡的第二周就开始了一个人的背包旅行。当时人生地不熟,星座花了很多时间做行前准备,啃攻略,定青旅,买车票,星座把一切安排妥当才敢出发。《孤独星球》的纸书很厚重,星座还是一直背在身上,因为可以随时拿出来做计划、看地图,这让星座很有安全感。
星座每个城市预留的时间不多,以周末一两天的旅行为主,基本不超过4天的停留。反正星座早出晚归,总能勤奋地看完所有重要景点。
由于学生党没钱,而欧洲的青旅一个晚上就要200多人民币,基本上星座哪里便宜住哪里,于是星座和Airbnb就这么结缘了。星座第一次民宿体验尤其好,主人家热情地带星座参加狂欢节,载星座去景点、火车站,在星座离开后还常惦记着星座在过得好不好。从这开始,星座爱上了和当地人一起住,喜欢在陌生的城市有一个家,让星座在私密的空间里观察他们的起居饮食、喜怒哀乐,一切星座在景点看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