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时空对话]


在上一章,老子描述了大道废弃后社会出现的种种病态,并提出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而采用仁义,作为补救措施来治理社会的问题。

在这一章,老子对于打着仁义的旗号,凭借“圣”、“智”,创设智巧、礼法和法制来治国理政,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所以老子认为,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发挥道法自然的教化作用,要正确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符合道的本色和要求。

道的本色和要求就是: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

如果老百姓都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一切就会自化,国家就非常容易治理,这才是根本的治国理政之道。

具体的做法就是,要想办法减少人们的私欲杂念。

而要想减少人们的私欲杂念,就要断绝能够刺激人们并且能够产生私欲杂念的根源。

这个能够刺激人们产生私心杂念的根源就是:圣、智、仁、义、巧、利。

统治者只要在这六个字上做足了功课,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信阳市平桥二小 杨磊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用老子的观点,你怎么认为孔子讲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杨仁珮001阅读 1,068评论 0 0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5,855评论 4 81
  • 宝宝,今天妈妈想你的时候在洗澡,你知道吗?我干了一件你听到肯定会笑的事情。妈妈手里搓着洗面奶的泡泡,然后往脚上抹,...
    雨滴落的时光阅读 198评论 0 0
  • 参加易效能90践行已经30天了,从每一天早起打卡开始到排程确定当日青蛙,每天像玩游戏一样一步一步闯关,遇到受伤和难...
    夏峥嵘阅读 2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