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分享第1379天
嗡……“啪!”嗡……“啪!”
一阵尖锐的刺疼把我从梦中惊醒,为了打一只溜进屋的蚊子,鼾睡中的我使上了吃奶的劲儿,醒来后耳朵疼的厉害,连带着半个脑袋都是刺痛,拿出手机看下时间2:45分。
打开灯仔仔细细寻找一圈,见不着那“敌人”身影,心里恨恨的想,如果让我逮着定将它碎尸,影响我睡眠是所有不可原谅之事的首位。捂着耳朵寻找了足有十几分钟未果,悻悻然关灯躺下准备继续睡,耳朵像被人拿着针一下一下有节奏扎似的跳着疼,为了转移注意力,打开微信读书开始翻看。
看到一段描写苏东坡怀念亡妻王弗的一首词时颇有感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对于细节不做过多描述,几段文字能将内心悲凉如此呈现,令人动容,可见作者在那个当下内心有多悲恸。以下仅从心理层面浅谈一下我个人对于夫妻之间情感纠葛的理解。
王弗是苏轼发妻,也是让他入了心的女人,在精神层面能与丈夫亦师亦友,形成互补。苏轼的率真,对人不设防容易在前行的路上给自己惹来一些路障,而王弗的成熟机敏则像丈夫的第三只眼,可以帮他过滤一些人性中的虚诈,使丈夫尽可能的避免来自环境的影响,所以,好的关系是懂得、是成就、是恰到好处的提醒和设身处地的共情,王弗对丈夫的优势和缺点有着通透的洞察力,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睿智的见解,即不过度干预,又能在关键时刻与丈夫一起理智分析人性,清醒看待关系,作为妻子来说她是可独立可融合的存在,所以说能入了心的人,少不了一份懂得,在精神层面的共鸣是让苏轼无法忘却的核心。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书中描述极少,大致算是最生活化也最真实的夫妻关系的存在,很普遍、很真实又有着很多的无奈与平淡。苏轼交代身后事时要求和闰之共葬一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是一种补偿,对这个妻子的爱里带有一些内疚感,真正灵魂层面的共鸣似乎少有描述。
眼下很多夫妻似乎过成了这样的状态,女人勤劳善良,把家里操持的井井有条,把孩子教育的懂事听话,丈夫从来不用为后方担忧,可以全身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对于妻子的功能在他眼里仅限于生活层面的舒心,很难有灵魂的交融,妻子也很难走进丈夫的内心世界,真正懂得男人在乎的是什么?有时候看似正确的行为却是在扼杀丈夫的精神支柱,就像王闰之,因乌台诗案事件害怕被抄家,而将丈夫的手稿视为洪水猛兽,随着一把火烧掉的不仅是可以保全一家无忧的禁忌品,同时也从心理上切断了精神层面的链接。让看似和谐的婚姻背后缺少了生活的情趣,正确而无味!
记不清几个小时里天马行空的都思考了些什么?总之,这一个无眠之夜,满脑子的分析,满脑子的感慨,还有满脑子不合时宜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