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头的是,老猫并不爱吃任何面包馅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包子、饺子、馅饼、馄饨、生煎等。这好像北方吃饺子民族的痛吧。逢年过节,顿顿饺子;还有什么上船饺子下船面,就是说送行的时候吃饺子,接风的时候吃面条。再比如,春节,早饭是包子,年夜饭是饺子。(生无可恋脸)。不过,老猫春节生日,可以幸运的吃个寿面。规避掉一顿包子。
猫,当然是对所有的海鲜都有着执迷不悔的爱的。即便它变作了饺子的模样。老猫爱海鲜,可以忍受剥虾壳、挑鱼刺,当然也就能够爱包裹着海鲜的饺子皮。嗯,爱它的优点,也爱它的缺点。
咳咳,老猫总是容易跑题,言归正传说饺子吧。
为什么说饺子里包裹着的是一世情缘呢?就比如牡蛎爱萝卜、蛤蜊爱冬瓜,完美相遇,之后便是浓情蜜意。
比如说牡蛎与萝卜的完美邂逅
老猫自小在海边长大,渔民的话说凉水蛎子、热水蛤,冬天是牡蛎最为肥美的时候。想当年,老猫还是只小奶猫的时候,跟着猫妈去赶海,见到海边职业敲牡蛎的人,到了饭点,从包里拿出一个饼(或许是馒头),坐到长满牡蛎的崖壁上,啃一口饼,然后敲一只牡蛎,呼噜一声,就吸到嘴里。猫妈觉得新奇,也尝试着敲了一只送到老猫嘴边,老猫也喜滋滋的吃了。艾玛,鲜美鲜美鲜美到不行了不行了不行了。后来,老猫华丽丽的上演了一把上吐下泻的好戏。
渔民觉得牡蛎最好的吃法是蒸,保留了牡蛎的汁水,又简单易做,不过老猫是不爱吃的。总觉得蒸熟了的牡蛎,口感变得很奇怪,好像是在咬胶皮。或许人生第一口生牡蛎的味道已经植入脑海,除了那一口的鲜美,别无其他。
还有句话叫,爱他就送他牡蛎(因为味美),恨他也送他牡蛎(因为难处理),老猫家的下水道因为清洗牡蛎堵过一次。一般,豪爽的海边人买牡蛎都是论袋(蛇皮袋),回家先蒸上一锅,其余的撬牡蛎肉,或做牡蛎豆腐汤、或做萝卜牡蛎饺子。
萝卜要用新鲜的青萝卜,牡蛎要用刚刚敲出来的新鲜牡蛎。牡蛎有两种,一种是长在崖壁上个头较小的牡蛎,一种的抱成团被壳裹住的大牡蛎。前者更鲜美(吞口水)。
首先萝卜要打成丝、焯熟、变软后挤压出多余的水分(这个活,最好让男人干)。让一个个圆滚滚的萝卜变成这样子。
然后加入适量的牡蛎肉。对,就是适量,过多会腻得慌,过少会失了鲜美。多做几次吧亲爱的们。之后便是加入油盐酱醋,老猫用的是海鲜酱油和小磨花生油。
至于如何判断盐是否合适?这个,老猫是靠鼻子的,鲜味扑鼻就是刚刚好。所以,感冒的时候不要做哦,会被自己齁死滴。
再比如鸟贝,被渔民说会鲜掉眉毛的贝类。
再比如蛤与冬瓜,想想蛤蜊冬瓜汤的鲜美吧。
上述两类饺子的做法,请参考牡蛎饺子。
重点描述一下老猫最爱吃的鱼肉饺子。
吸吸口水先。
鱼肉,鲜倒是次要,关键是嫩,嫩出天际啦的嫩。家有小朋友的看客们,老猫敲黑板啦,好好学(推推眼镜)!
一、老猫选的是梭鱼,给鱼去鳞、开膛的血腥事就不多说了。
二、剔鱼肉的时候记得从背部开刀,这样会更轻松简单,与肥肉共剁,或者用搅拌机,都行。老猫是甩开了膀子剁的,最后手指头也磨红了,肩膀也酸了。所以让男人干体力活吧。
三、这一步也是相当耗费体力,鱼肉和猪肉共处后的细碎模样一点都不可爱,更不像是好吃的样子,这个时候需要水来给他们做媒。要一点点,一点点,一点点的加入凉水,加一点水后搅拌均匀,再加一点水后再搅拌均匀……如此往复。直到他们变作下面的模样。
四、加油盐酱和料酒,加葱姜和香菜,如果韭菜好就直接用韭菜,抛弃葱和香菜。
五、鱼肉馅的饺子,大多比较肥大,胖胖的像是个小包子,不过只有这样才能包裹住足够的馅料,再咬开时才会有足够的汤汁。味美啊。
记得下锅煮熟再吃,就这样。
让我们红尘作伴,吃得肥肥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