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本书:《思考,快与慢》,作者是诺奖得主,豆瓣万人评分8.1。如此盛名,自然要拜读一二。然而,粗读几页,却是痛感佶屈聱牙、不知所云。顿时大惭不已——差距!这就是我和诺奖的差距!痛定思痛,发誓要和诺奖得主谈笑风声!话虽如此,仍觉此书非凡人所语。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是“翻译是猪,译文是屎”!不得已,从大脑深处捞起荒废多年的英语知识,开始死磕。
让我们从序言开始吧。
一、导言
作者首先声称本书就像饭局上的唠嗑,而且还能丰富谈资,装逼必备!当然,作者这里的本意是通过闲聊可以增长见识。但可能是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吧,对于本书而言我没闲聊的感觉,初读时云天雾地,不知所云,但又金句频现,不明觉厉!
可是,一本学术著作,为啥要关注闲聊呢?作者认为,与承认自己犯错相比,挑出别人的毛病要更容易、还更爽!我们在志得意满、牛皮哄哄之时,很容易自我膨胀,往往自认为真理在手,天下我有,而且越是需要反躬自问之时越是如此。幸而,虽然我们容易自我陶醉,但他人的理性评价可能会让我们清醒一点。而且,我们自我装逼的同时,难免会想到朋友和同事们会怎么看?因而,他人评价的内容和水准就至关重要了。所以,对他人有价值的闲聊的期待是深刻自省的强大动力,它要比你整个新年计划作用更大!更能提升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决策能力!
我们很可能在闲聊中发现人们往往在某种情况下容易犯错,特别是一错再错时更令人印象深刻。这样,我们就可以预料到,在某种情形下一定会出现某种错误言行。比如,当郭德纲一登上舞台,啥也没说,就会得到“碰头彩”;迈克尔杰克逊三分钟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就让万千粉丝高潮迭起。当然,这也在我们意料之中,我们可以将其“光环效应”。
作者认为,我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言行始终是受自己大脑有意识支配的,然而,事实未必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在大脑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凭经验、凭本能感知或行动。比如,回到家中,看到老婆严肃的面孔,你会不由自主的腿发软;再比如,当一个东西砸向你时,你会毫无意识地躲开它。印象、直觉、决策,往往都是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形下产生的。
当然,作者并非说我们都是靠本能行事的行尸走肉,只是想警告我们,虽然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本能反应是得当的,但也很容易出现误判。对此,旁观者更容易看得清。所以,作者才会通过闲聊的方式,用更丰富的表达方式讨论大家在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提升发现和理解这些失误的能力,从而减少我们的损失。
本书的核心主题是对判断和决策的理解。
其中心思想源于1969年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心理学系同事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的共同研究成果。当时,阿莫斯正在研究“人是否是优秀的直觉型统计者”这个课题,即,人们是否凭直觉得出科学的统计结论。对此,他们认为,人的直觉是有缺陷的,特别容易受“启发法”【启发法(heuristics),源自古希腊语的εὑρίσκω,指依据有限的知识(或“不完整的信息”)在短时间内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一种技术。比如,大家会认为82年的拉菲比12年的长城葡萄架要好喝,这里就受到了“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启发法影响】误导而产生成见。
比如下面这个问题:邻居如此描述这个年轻人:“史蒂夫非常腼腆,少言寡语,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人或者这个现实世界没有兴趣。他谦恭有礼,做事井井有条,中规中矩,关注细节。”请问史蒂夫更可能从事哪种职业,图书管理员还是农民?
多数人凭直觉会认为史蒂夫是图书管理员——尽管事实上社会上农民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图书馆管理员——,这是因为我们认为对史蒂夫的描述更符合一个图书管理员的特征。于是,他们认为:人们把相似度当成一种简单的启发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经验法则)来作出困难的判断。对这种启发性手段的依赖必然会造成其预测带有成见(系统性失误)。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相似程度来对复杂问题做出简单化的判断,而这种方式容易带有成见。比如,因为脑子里有了河南人偷井盖、上海人小家子气的观念,所以,因为你是河南人,上海人,就很容易被扣上贪便宜、市侩气的帽子。
再比如,如果被问到,“你所在公司或单位离婚率多高?”我们首先会回想身边有哪些人离婚了,尔后,我们会根据所想到的数量对离婚率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作者称这种“依靠记忆作出判断的方法称为可得性法则”比如,由于媒体热衷于报道娱乐圈里种种乱象,因此,我们记忆中就产生了某种不太好的印象。这样,一提起“导演”,我们脑海里会自然而然浮现出“潜规则”,尽管事实未必如此。我们这种直觉印象可以完全归咎于娱乐话题选择和我们对可得性法则的依赖。
经过五年研究,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描述了直觉思考的简单快捷,列出了在启发法中表现出的大约 20种成见,还包括启发法在判定中的作用。
应当说,这篇文章具有颠覆性意义。传统观点认为,1、人是理性的动物,一切都是遵循理性办事;2、强烈的情绪波动容易使人丧失理智。但文章作者认为未必如此:人们犯下认知错误的根源在于认知机制本身存在问题,而非情绪影响。
人们往往根据记忆深刻程度,决定其对事物重要程度的认知,而这又往往受媒体报道影响。因此,舆论影响在大众中的影响力是不容低估的,一篇报道引发的热议狂潮可谓是比比皆是。
事实上,“启发法和成见”这样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心理学领域,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启发作用。所以,书中大量引用了研究时的素材。虽然对这个研究有不同意见,但有一个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即我们的大脑容易受系统性误差的影响。
《科学》杂志的文章发表5年后,作者又发表了《前景理论:风险下的决策分析》一文,研究了人们在简单的赌博中如何作决定,该文中提出的决策理论更具影响力,该理论也为行为经济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作者因在判断和决策制定方面的研究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二、快思考、慢思考
本书的主要目标是展示大脑的工作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我们的直觉思维。作者认为,判断启发法(直觉)“很有用,但有时也会导致严重的系统性误差”,特别是成见方面。
专家们的直觉往往很准确,而这种敏锐的直觉来自长期的实践。柯洁大致看一眼棋盘就能判断出输赢,豪斯医生一眼就能看出病症所在……。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有敏锐的直觉能力,看一眼上司的脸色就知道其情绪好坏。再比如,几岁的儿童,脑子里只要有狗的概念,哪怕是见到从未见过的品种,也能识别出他是“狗狗”,也是一种直觉判断。
因此,对于自己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我们的直觉思维往往是正确的。情感因素也会严重影响我们对直觉判断和决策的理解。比如,果粉虽是熟知手机领域常识,但其对苹果手机的认知就异于常人。
而面对相对困难的问题,我们的直觉也会很快给出答案,但这个答案未必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而是与该问题相关却又相对简单问题的回答。比如,倘若有人问你“你幸福吗”,你的答案就会变成对“你现在心情如何”的回答:当你刚刚抱得美人归时,自然会说“幸福”;当然,加班几天几夜又被老板尅的时候,你很难说自己是幸福的。
最后,还有很多情况下,我们凭直觉是无法给出答案的。比如:238×1258等于几?此时,直觉就无能为力,只能靠大脑专注思考来解决。也就是本书所言“系统2”来解决之。而“系统1”则是对直觉思维的表述,它分为专家型和启发式。
作者认为,系统1的直觉性作用更大,它是做出的决策和判断的幕后主使。本书大部分内容是关于系统1的运作以及系统1和系统2间的相互影响的。
三、主要内容
本书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通过我们的大脑通过“系统1”与“系统2”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系统 1属于无意识运行,而系统2则属于有意识可控制运行。系统1的核心为联想记忆,它对外界事物作出连贯解释的。此外,本部分阐释了直觉性思考的自主且无意识过程的复杂性和丰富程度,以及这些自主过程如何能解释判断的启发法等问题,
第二部分阐释了判断启发法,并解释了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我们思考时总是会把多种事情联系起来,会将一件事情比喻成另一件,会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但统计学要求同一时间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而这一点系统1是做不到的。
第三部分描述了我们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往往自以为是,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在,也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认为一切尽在掌握,却往往低估偶然性。我们惯于当“事后诸葛亮”,而变得自负。
第四部分的重点是在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讨论经济的原则。人们总是孤立地看待问题,表现出框架效应,即决策的制定往往因为对所回答问题不合逻辑的选择而受到影响。系统1的特征完全能解释这些观察结果,这对标准经济学所倾向的理性假设发起了很大的挑战。
第五部分是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性描述。例如,我们可以让人们体验两种痛苦。其中一种比另一种要更痛苦,因为体验的时间更长。系统1有一大特点,即记忆的自主形成是有其原则的,如此一来,更痛苦的那段体验会留下更深刻的记忆。所以,此后当人们选择要回想哪段经历时,他们自然会受记忆自我的引导,将其自身(即经验自我)处于不必要的痛苦中。两种自我间的区别被用来测试人的幸福感,而我们发现使经验自我快乐的事不一定会让记忆自我满足。两种自我同时存在的个体要如何去追求幸福,这一问题引起了把居民的幸福看做政策目标的个人和社会的众多思考。
最后的章节是按倒叙来探索本书所述的三个区别的: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古典经济学和和行为经济学(从心理学借鉴而来)的区别,以及自主的系统1和需费脑力的系统2的区别。书中还谈及了有价值的闲谈的好处,以及哪些内容有助于提升判断和自行决策的效能。
在最后,作者附上了和阿莫斯一起写的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