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翻译:月亮已沉落,乌鸦啼叫,秋霜弥漫寒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夜半时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客船。
作者:张继,字懿孙,汉族,唐代诗人,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进士。曾担任过军事幕僚,后来又做过盐铁判官,也属于幕僚职务。《唐才子传》中说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提到他是一位重视气节,有抱负有理想的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刘长卿有五言排律《哭张员外继(公及夫人相次没于洪州)》:“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旧宾伤未散,夕临咽常迟。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逵。独闻山吏部,流涕访孤儿。”张继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可惜流传下的作品很少,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
注释:(1)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2)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3)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有人主张指「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为此诗,后来才改为「枫桥」。(4)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5)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6)夜半钟声:当时佛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背景:这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根据《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而就在天宝十四年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六月,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包括张继等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同时也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此诗是写愁的代表作,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鉴赏: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对夜凉的感觉变得格外锐敏。"霜满天"的描写,并不符合自然景观的实际(霜华在地而不在天),却完全切合诗人的感受:深夜侵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整个一句,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而这一切,又都和谐地统一于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氛围和羁旅者的孤孑清寥感受中。也有人认为这句诗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景象(天亮了,乌鸦叫了,月亮下山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而后三句采用倒叙方法,写诗人整个夜晚都处于失眠状态。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树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之所以称"江枫",也许是因枫桥这个地名引起的一种推想,或者是选用"江枫"这个意象给读者以秋色秋意和离情羁思的暗示。"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伤春心","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江枫"这个词语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透过雾气茫茫的江面,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几处"渔火",由于周围昏暗迷蒙背景的衬托,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动人遐想。"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写到这里,才正面点出泊舟枫桥的旅人。"愁眠",当指怀着旅愁躺在船上的旅人。"对愁眠"的"对"字包含了"伴"的意蕴,不过不象"伴"字外露。这里确有孤孑的旅人面对霜夜江枫渔火时萦绕的缕缕轻愁,但同时又隐含着对旅途幽美风物的新鲜感受。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最具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唐初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加丰富,动人遐想,因此,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就仿佛回荡着历史的回声,渗透着宗教的情思,而给人以一种古雅庄严之感了。有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一笔,"枫桥夜泊"之神韵才得到最完美的表现,这首诗便不再停留在单纯的枫桥秋夜景物画的水平上,而是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典型化艺术意境。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实为名扬海内外的千古绝唱。
【作者&编辑】不了兄
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一个才华横溢而忧郁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