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我与写作之间有什么关联的话那还得从小时候说起。
我爸是六十年的书生,按照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官二代,只可惜家庭没落,娶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我妈。从此,人生基本改写了。但文化人,再怎么改,骨子里的那股文字酸味是很难去除干净的。
他爱看书就如现在人爱刷抖音一个道理,一闲下来就看,下班看、吃饭看、田里干活回来看。这些书都是书店租来的,大概是怕租金拖久了不划算吧。
随着年龄的长大,爸爸看书有了好伙伴——我。吃饭桌上常常是我坐桌子的这一头,爸爸坐在另一头,我边吃边看,他也边吃边看。偶尔,他回过神来,会敲下桌子,提醒我赶快吃。这时我会很听话地抬起头,大口大口地巴拉几下饭,说是吃饭,可吃的是啥浑然不知。这一顿饭每次都要吃个一个多小时,有时不止,这完全取决于书的好看程度。
再长大了,我就成了我爸那样的读书呆,而我带了一个一样呆的女儿。
水满则溢。大概输入多了就得输出吧,初中那会儿就喜欢给同学写首小诗,工作了参加写作比赛,都有点收获。
生活面前,人人骨感,金钱才能衡量人生的厚度。于是,渴望手中的笔,心里的文字,读过的书,写过的文字都能化成有形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认识这个平台,也没啥意外的,我买过很多类似的网课,心理建设课,英语课,美术课,虽然价钱不多,但真的给自己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对于,这个平台唯一的想法是真正学到我想要的知识。
老师说过: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的阳光道,我的独木桥。我不会后悔认识你——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