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一个人要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确实没办法对所有学生都面面俱到,更不能像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好孩子。老师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一定会尽力而为。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的理念也不尽相同。差异是一定存在的,但老师也在想办法弥补,让学生学好,让家长满意。
请您相信:现在、将来,老师们都在尽心尽力。
在我们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实施情感激励,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教育功能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一位教育家认为,爱不是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它的基础是给予、关心、责任感、尊敬和了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一、讲究语言激励
情感激励中,语言表达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件事,是关心询问,还是训斥指责,其效果迥然不同。班主任每天与学生交往频繁,在情感激励中,不仅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应注意眼睛表达情感的功能。
班主任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时时在变换中传递教育的信息,经常向学生投注自己的期待:或扫视,或凝视,或严肃,或轻松……学生的目光也在差异中反馈着某种接受程度的信号。此外,班主任在指出学生缺点和不足时,要少做“裁判”,多当“参谋”;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改正错误,获取成功。
二、重视身教激励
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因为,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要做好情感激励,班主任应多参加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把握好教育契机,以增强教育效果。学生都有渴求进步以及完善自己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班主任尤其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
三、肯定积极,因势利导
班主任在和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捕捉到他们心灵的火花。只有点燃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之火,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除此而外,班主任还要正视学生表露出来的情感。对积极的情感,要保护、引导,对消极的情感,要进行调节、转移和转化。
四、情感激励应严而有度
在情感激励中,注意“情”,但不等于放纵、护短和迁就,应始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当然,要严之有“度”,超过了“度”就破坏了“情”。另外,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看基础、看发展、看整体,克服成见,摒弃“定型效应”,应该肯定的充分肯定,对缺点错误则应多从正面启发诱导,指出努力的方向。
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您们、我们 和孩子一道成长。我们的心智比孩子成熟,但我们的心灵不如孩子纯洁;孩子们比成人更富想象力和“初生牛犊”的勇气,但他们往往幼稚而脆弱。双方都需要成长,彼此都可以为师。最好的父母并非没有缺点,但他们一直都在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心灵的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最后达到亲子的共同成长,让我们一道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