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读《传习录》第十天

今日读“钱德洪序。”文约意丰。钱氏说关于其他知行本体方在的论述,在《答人论学》《答周道通书》《答陆清伯书》《答欧阳崇一》等四封信最为详尽。在《答罗整庵书》中,明确道出了格物应是学者平常所做的功夫。先生平生面对世人的诽谤和诋毁,在万死一生的逆境中始终不忘讲学。先生深忧我们这些弟子不了解圣学而被功利和技巧所迷惑,以致毫无知觉地沦为禽兽夷狄。终生兢兢业业地追求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直至死而后已。这种孔孟以来圣贤所独有的良苦用心,并不因学生和亲人的劝慰而有丝毫的减轻。以上所述先生的情怀,在《答聂文蔚》的第一封信中作了详细的表露。《答聂文蔚》详尽地揭示了“必有事焉”即为“致良知”的功夫,论述明白简洁,使人很容易找到功夫的下手处。

刊刻《传习录》的南元善当时的处境极其艰难,仍以讲授阳明学说为己任,最终遭受奸臣排挤,但他仍然认为,他接受阳明学说是一生最大的幸事,因而,他没有分毫的忧愤和悔恨。人们都知道,南元善,对于有志于学的朋友帮助很大,但不知他其时处境的艰难。

由此及诸位同修,活在当下,谁都不轻松。所以,先生的事上磨炼,实乃修行至要。人只有在磨炼中才能成才,只有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事上磨出的功夫。亦即事上的学问是真学问,事上的智慧是真智慧。不受烟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先生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厉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此即动静皆定的大心境。

人生如粥,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境界,熬出至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钱德洪序介绍了刻录传习录的来龙去脉,为什么删减了一些,为什么增录了一些,哪些详细的,哪些是简略的,都是从整体...
    心即佛阅读 276评论 0 3
  • 本文主要写了出版《传习录》的缘起、过程。阳明先生一声勤于讲学,是为了防止学生“不间斯道,流于功名机智,以曰坠于夷狄...
    沐一儿阅读 818评论 0 3
  • 原文 德洪曰:昔南元善刻《传习录》于越,凡二册,下册摘录先师手书,凡八篇。其答徐成之二书,吾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
    无住居士阅读 1,808评论 0 4
  • (一) 亲爱滴,我是做销售的,我曾经有段时间,每天陌生拜访,每天坚持见150-180个人,甚至有的时候我会见到20...
    微雨墨阅读 1,033评论 3 4
  • 概述: 在开发过程中,通用的功能我们通常会定义一些接口,但随着项目越做越大,时间越来越久,接口就越来越多,忘的就越...
    温木先生阅读 13,703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