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如意的事,每个人都是如此。即便这样,每个人的运气也会存在区别,有些人前面的路走得很顺畅,有些人一路走来都弯弯曲曲看不到头,我,便是后者。
毕业一年多了,时常在深夜,独自懊悔自己的考研梦,或许,只有经历过考研的人,才能理解,辛勤的付出,最后的触手可及却失败的失落感吧。读研,是我这辈子最想去体验的事情,很少有人能体会我这种渴望,要是换种角度阐述,比如说只要你继续努力,你这辈子最想去做的事情就能成功,但是现在因为现实种种因素只能遗憾告别它的感觉,或许就是我这种失落感!
考研一战差些进复试而失利后,陷入漫长而隐形的折磨中,具体表现是失去了目标,失去了继续为某事拼搏的动力,这导致了我毕业后没有直接全职备考,而是选择了工作,试图边工作边考。工作后的一个月,我想二战,那时已是八月初,考研在十二月。那时的我,多么信心满满而充满斗志啊,一段时间后,却无奈地发现,数学知识断层严重,需要从头学起,对于考数学三的考研狗来说,剩下的这点时间远远不够,因为花在数学的时间原本就是无底洞,特别费时间。这么说吧,考研备考全程大概一年,学硕一共考四科,花在数学这一科时间至少占一半以上。
在继续挣扎着备考到了十月初的报名最后一天最后几分钟,我还是选择放弃了,二战不考自败。今年原本想三战,吸取了二战教训(准备不充分),从四月份准备,边工作边考,到了八月份还是放弃了,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学习进度太慢,静不下心,难以专注,二是学习环境是工作场合,经常受到影响,三是今年偶数年,数学难度又会加大,专业课也改了下题目类型,加大了些难度,对自己信心不足,四是工作量也逐渐变大了。 之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边工作边考的形式备考,一方面是因为家庭还在负债,帮补家用,另一方面是勇气不足,害怕全职备考压力大,边工作边考还能有工资,考不上也无所谓,这是在变相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做不到很彻底地去拼去学。
今年的三战也不考自败,意味着我的考研梦要告别了,因为如果我明年再备考,即使考上,读出来也要29岁了,处在结婚年纪,没房没车,也不敢指望家里给钱,跟明年就要读研出来的同龄人相比也落后了好几年,缺乏再去拼搏的勇气!考研,本身来讲,备考要一年半载,付出的代价很大,收获却不敢保证,那可是青春呀,特别是毕业的这几年,我不敢再尝试了,因为毕业后为了考研,一年多待在这公司做个小出纳没学到什么东西,本身就是代价,本身就是青春的浪费,也是机会成本。
不管如何,我现在接受现实,因为我知道,上帝关上了一扇窗,还会替你打开一扇门,只要现在把注意力投向提高自己的方面,努力,坚持和心怀希望,最终也会到达另一个成功的彼岸,人生本就没有完美,努力过了,即便心留遗憾,也当坦然接受结果并开始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