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感与改变

愤怒来自无力感

1、我们有一个认知,认为幼儿园应该保护孩子,我们认为在很好的幼儿园能够让孩子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教育。

2、公共空间里合作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就乱套了。法律是一个严格的规则,道德是另外一个不那么严格的规则。其余还有形形色色的契约,显性的契约,比如合同;隐性的契约,比如“长得越帅、责任越大”,强者保护弱者,隐性的契约就是社会文化包含的内容。

3、三色幼儿园事件之初,不仅打破了幼儿园与家长的合同,也打破了幼儿园是安全的这个社会契约。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所以群情激愤,气势汹汹,觉得有权声讨。

4、三色幼儿园事件有了结论之后,群情暗涌,这个结果打破了另外一个显性规则,也是法律规定的,就是社会出现问题,公安部门应该秉公执法,保护弱势一方。公安部门是政府机器,远比一个幼儿园在人们的心中分量更重,它打破的规则,也是一个更为严重的契约。

所以,逐步打破的是三个规则,一个比一个严重:

1、幼儿园与家长的合同。受到市场合同保护。美国上市幼儿园。

2、社会确保幼儿园是安全的,这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受到政府保护。北京市教委。

3、公安部门应该基于真相,秉公执法。在关键问题上更应该慎重处理。北京公安,对社会恶性事件的处理。

然而,这些规则都被打破了。

规则被打破会出现什么?

无力感。

无所依。本来以为努力就能获得安全感,但是,并没有。三色幼儿园的家长每月付出5000元入托费,应该是可以算是社会的中产阶级。但是,中产阶级也没有自己能够依靠的规则。

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公安打破了最后的安全感,加深了无力感。

无力感有两个方面的发展,第一是绝望。第二是改变。这就是在什么人中间,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了。

社会就是由少部分人掌握大多数资源,又更少一部分人引领着前进的。

无力感在低端人口中,也许意味着无能为力,意味着绝望。

无力感在中端人口中呢?不见得意味着无能为力。也许他们中就有那一少部分人。也许他们就有能力做出改变。

事情总是这样的,大部分人陷入失望与绝望,少部分人在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UILabel和UIImageView的用户交互默认是关闭的,若想在该控件上面添加按钮实现点击事件或者添加💍关联事...
    天涯_DHY阅读 3,762评论 0 0
  • 看轻观众的编剧和导演,都该被吐槽。 我几乎有十年不曾追过剧了。上一次追剧,还是韩剧《人鱼小姐》、《小妇人》。也并没...
    陶薰读书阅读 4,410评论 13 3
  • 《明朝那些事儿》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它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讲述了从元...
    云中呢喃阅读 4,8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