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绝句十二法】57、第九法之四

扬州逸事

顺治十七年(1660年),时年二十六岁,王渔洋赴任扬州府推官。其祖父王象晋曾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曾任扬州兵备副使。

扬州任职五年,王渔洋写下很多诗词和游记。康熙元年(1662年),与张养重、邱象随、陈允衡、陈维崧等修禊红桥,王渔洋作《浣溪沙》,编有《红桥唱和集》。

康熙三年(1664年)春,又与诸名士修禊红桥,赋《冶春绝句》。其中: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
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一首,唱和者甚众,一时形成“江楼齐唱冶春词”的盛况。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贻上司理扬州,日与诸名士游宴,于是过广陵者多问红桥矣。”。


秋柳诗社

王士祯少年时居济南,以济南人自称,一生写有许多咏济南山水风光的诗作。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秋,王士祯与文友数人游览济南大明湖上。天气渐凉,湖岸垂柳,已是翠褪黄显。王士祯遂赋《秋柳》诗四首:

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聪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二、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
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
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
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水丰坊。
三、
东风作絮糁春衣,太息萧条景物非。
扶荔宫中花事尽,灵和殿里昔人希,
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
往日风流问枚书,梁园回首素心违。
四、
桃根桃叶正相连,眺尽平芜欲化烟。
秋色向人犹旖旎,春闺曾与致缠绵。
新愁帝子悲今日,旧事公孙忆往年。
记否青门珠络鼓,松柏相映夕阳边。


这四首《秋柳》诗,句句写柳,却通篇不见一个“柳”字,表现出诗人深厚的艺术提炼功底。

王士祯时年二十四岁。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应和者甚众,连顾炎武也由京抵济,作《赋得秋柳》唱和。由于各地众名家对《秋柳》诗的唱和,产生了享誉当时文坛的文社——“秋柳诗社”。

如今,秋柳园早已湮没,但其遗址风光依旧,水光粼粼,荷红芙绿,岸柳披拂,明湖风光尽收眼底。秋柳园在济南的人文史上有着显著位置。



来来来继续开心步韵欢乐和ヽ(^㉨^)ノ



附王士祯先生原玉:


王士祯在扬州的铜像

看得见的地方,我的诗和你在一起;

看不见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