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读书笔记之一——《把时间当做朋友》

阅读目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找出有没有有利于我认识到时间管理的地方?

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心智重塑?



14%赌王是不玩老虎机的,赌鬼们有强烈的看到结果的欲望

35%一些管理的方法

23%三思而后行,其实是有方法的。人们拖延,是因为他们找好了借口,就算有再多的管理技巧都不管用

41%没有这种文字的共享,人们就不得不退回石器时代,失去很多享受生活的好机会

65%大部分时候,任何人的发展都依赖于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于某些人听他的话

59%有时候,论点和论据毫无逻辑,但是很多人偏要把这些内容张冠李戴

78%我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把林肯的人生经历翻出来读上三遍,这会帮助我更容易渡过自己的痛苦


彼得·诺维格的一篇文章:《十年学会程序设计》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在这篇文章中,诺维格表示,人们购买那种名字类似“7天自学Java语言”的书是无知的表现,他认为,用10年时间学习程序设计才真正现实,也非常值当。

有这么一个人,也许你知道他。1818年,他的母亲过世,那年他才9岁。1831年,他失去了工作,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但糟糕的是,1832年,他竞选州议员失败了。他着手经商,可一年不到就难以为继。1834年,他再一次参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实现了理想。可在紧跟着的1835年,他的女友就不幸去世。1838年,他尝试成为州议会议长,可惜失败了。直到1860年,在历经了更多的起伏与磨难之后,他当选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是亚伯拉罕·林肯。可是,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1865年,他被暗杀了。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这两段话对我的震动最为剧烈。


1.痛苦的处理方法

我们每个人在体验痛苦时,总是倾向于把自己想象成世界上最痛苦的个体。因为别人的痛苦我们无法体验,但是自己的痛苦却是真真实实的,当痛苦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身边的一切都无视了。

也许无视痛苦并不是什么办得到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比较的力量,每次李笑来感到痛苦,就会把林肯的事迹翻出来认真阅读三遍。我们的人生有这些人物痛苦吗?

也许大多数时候的痛苦仅仅是我们自己虚构出来的。

通过这个小小的痛苦处理方法,我更加意识到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接受一些心智改良的训练。这是大家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们真正关心的不应该是成功,不应该是怎样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成功,而是应该想办法专心,想办法做好做对事情。

2.十年学会程序设计

这么一个小段子更对了我的胃口,说仅有用十年才能掌握真正的程序设计。现在有很多打着快速学习编程语言,例如学习Python等等的旗号的培训班正是利用了我们的天性,急躁。

我们总是看到了贼吃肉,但是没有看到贼挨打的事情。而往往技艺的积累总是经年累月的,一万小时定律在这里又浮出了水面,我们一生不能经常的换方向,因为我们仅仅是不擅长而“合理化”了自己的放弃:“找到了更感兴趣的方向”。不是的,而是因为一旦我们掌握了一项技能之后,掌握的感觉带来的成就感会循环推动我们更好地去学习技能,这是良性循环。

而刚开始学习技能的你们,怎么能一开始就想到后面的事情呢?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踏实。

我在学习大数据算法的时候感慨这些东西学了忘,忘了学。不过,如果我们能够在面临这种重复性的学习时想到办法总结,并梳理好学习办法,我们就能不断进步。



3.提到了时间管理

李笑来主张时间不可“管理”,时间不是你的仆人,不会因为你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巧就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做对做好更多事情。真正该花时间的部分总会花上你大把时间。我们要做的是管理好我们自己:调整好目标和欲望的多寡、精简好计划以便自己能够坚持那个版本。

我们的心智是不一样的,即便是一个时间效率利用极高的人过来讲课,他的时间管理方法可能也不适合其他任何人。像“最重要>稍微重要”这种分级方法,大部分人在分清楚他们的级别的时候都要花上大量的精力了。所以干脆目标单一一点,一次做好一件事。


行动计划主题:冷静、精简以及整体

一周内:精简自己做过的计划,把能够坚持的重要事情列出来,然后去好好玩

三个月:

一到三年:

等到我“翻完”这本书之后再写这部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