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鲁国综合国力很弱,造成许多其他国家的鲁国人沦为奴隶。为了增强实力,增加人口,鲁国领导人颁布了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其他国家中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可以先垫付赎金把人赎回来,回国后可以公款报销。
孔子大名鼎鼎的学生子贡,家里非常有钱,他曾多次将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国也不找国家报销。子贡觉得自己是在施行“仁”,非常得意。
后来,孔子知道了却批评了子贡:“我知道你追求高尚,也不缺钱花,可是这个补偿你一定要去领。现在你掏钱救人,受到了赞扬。但是从今以后,当别人在国外再遇见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时,他就会想如果赎了人,回国后还去不去找国君要钱呢?不去找国君,自己会损失一大笔钱;如果去找国君,有可能被人讥笑。这样一来,他们再看到身为奴隶的鲁国人就只好装作没有看见,你的行为阻止了别人救人的行为”子贡听完,顿感羞愧。
这则故事恰好印证了帕累托效率准则。经济的效率体现于配置社会资源以改善人们的境况,主要看资源是否已经被充分利用,如果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要想再改善就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
资源被充分利用是一个极限,我们的社会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效率依然有进步的可能。同时,我们也可以清醒的认识到,社会资源会往改善人们境况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个方向不会改变。那些违背了这一方向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期存在,我们最好不要认同这样的事物。
谢谢大家的阅读,我们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