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位设计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产品匆匆跑来:“我们要替换成部分同步的逻辑,版本节奏急,尽快要”
设计师接到需求时通常会下意识地思考:“ok,部分同步,我看下流程中的哪里需要调整,采用全局向导还是异步向导…”
这个过程中,问题已经很明显,设计师没有去思考问题的来源,本质,从而形成了理解偏差。
这个场景让我想到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例子,中午团队订外卖,如果你问:“想吃点什么?”通常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随便”。然而当你真随便选了几道之后,结果可能大家还是会抱怨。
为什么?如果按照正常的解决问题流程,团队小伙伴提出需求:“随便”。你按照需求出解决方案:随便定。但结果却经常不尽人意。
为什么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出的解决方案,结果却不能达到预期?这里就回到上文提到的一个问题:理解偏差。
如何解决理解偏差
首先说一下人是如何形成对一个事物的认知的,医学界研究认为:我们会反复地通过感觉,知觉,注意,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来形成对世界的认知。感觉和知觉作为接收信息的载体,吸收了什么内容,就决定了思维,注意力,语言会有怎样的活动。
这也就自然,影响到了一个人对问题的理解。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回到上述例子:A接到“吃什么”的问题,往常对“外卖不好吃”这个知觉认知就发送到大脑,同时也发送了“既然不好吃,就随便点一个”这个信息给到大脑,大脑控制说出“随便”的回应。
其实整个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A抱怨的本质就出在他/她对外卖已经形成的认知上。这不代表说A对美食没有追求,所以对方回应随便,我们如果能抓住动机,换作出去吃,结果会意想不到。
上述只是一个例子,核心在于抓住对方的深层动机,如何抓住动机呢?
挖掘隐藏偏差
性格,场景会决定一个人如何表达需求。设计师接到需求后,可以习惯性地思考以下这个需求是不是产品真正想做的,他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
根据Don Norman的反思,行为,本能三个层次,可以把用户目标分为体验目标,人生目标和本能目标。
体验目标:
好的体验是有共识的。感觉灵敏,掌控事物;有趣;安全性;时髦,酷;
人生目标:
过美好的生活;成就理想;成为行家;收到尊重,欢迎,魅力;打造口碑产品
本能目标:
解决这个问题;及时向上汇报;最低成本完成工作
那回到开篇的例子,用户要求不要全盘同步,产品希望能替换成单个文件夹互通的逻辑。我们逐步拆解目标看是否能够达成共识:
本能目标是解决用户多个同步模式需求的问题(达成共识);
人生目标是希望通过解决用户问题,打造口碑产品,成就产品理想(达成共识);
体验目标是希望尊重用户的选择,让用户更多地产生掌控感,产品给到的方案是放弃全盘同步(可能有隐藏偏差);
分析下来后,我们是认同增加这一项功能的,那就回归到体验目标上,我们最终提供了一种同步模式可选的交互,替换单个文件夹互通的逻辑。通过增加选择,尊重用户的选择,给用户更多的掌控感。在PK过程中,我们抓住了产品想要增加掌控感,尊重用户选择的目标,才能最终与产品达成一致。
最初,我们对产品目标的理解,在体验目标环节出现了隐藏偏差,认为这个方案才是产品最终想要的。但其实其真正的目标是那几个关键词:掌控感,尊重用户,解决问题,打造口碑产品。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方案拓展会更有伸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