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求职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互联网公司工资高、晋升快,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共识性的话题了。但是也有人说互联网公司容纳不下 35 岁的员工,互联网行业已经饱和了。对于毕业生和想转行的人来说,对互联网的认知常常都是片面的,是道听途说的。很多人都说以你努力的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无论是努力程度还是天赋,有时都不如选择正确的方向做出选择,需要足够的信息,信息差可能会让你浪费职场前几年的黄金成长期,也可能让你弯道超车。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话题,你应该如何快速摸清楚互联网职场中的门道,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经过体系化的学习,快速入行或者是提升。我这里有一份统计数据,以产品经理职业为例,北京地区产品经理的平均工资是 2.3 万,互联网大厂的中级职级 p8 的年薪是 150 万到 200 万,这已经超过了很多行业里高级管理者的收入水平。有人说谈钱很俗,其实老板是很抠门的,他们能少给你钱,绝对不会多给你。收入高低的背后是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人已经饱和了,职业收入不会高,只有人才稀缺的职业才会通过很高的工资和福利来吸引人才。所以互联网是机会。我们经常说一个概念,互联网的下半场,未来的互联网不再是一个单独的行业,而是像高速公路一样,是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例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等。无论你未来在哪个行业发展,都绕不开各种互联网的能力。可以说未来有潜力的职业方向都是围绕着各种互联网的能力来的,你要让自己成为掌握互联网职业能力的人才。
互联网的岗位很多,我把最典型人数最多的四个职业方向提炼出来,分别是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还有程序员。无论你想去互联网公司,还是想去各个行业里的互联网岗位,都可以从这四个职业方向开始入手。
第一,系统了解互联网的职业方向,你适合往哪些方向发展。第二,建立对互联网行业的整体认知,了解各个行业的互联网公司和机会。第三,知道阿里、腾讯字节、 B 站等大厂和优秀中腰企业的能力体系和要求,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第四,掌握快速学习及和找到理想工作的途径。
今天我们讲——你熟悉的互联网产品的背后。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中国有一个国家战略目标,力争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节能减排之外,还需要更多的植树造林。问题来了,如果让你做一个项目,发动更多的人去植树造林,你会怎么做呢?例如我们借助互联网呼吁更多的人都去植树造林。你可能想到了蚂蚁森林,你只需要收集能量,就可以给甘肃白银捐赠山杏树、给内蒙古捐赠榆树。蚂蚁森林巧妙的地方在于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参与其中,给用户的感知立刻就不一样了。如果仅仅是个页面,点几个按钮说你去捐赠数目,就没有那么多人参与了。重点在于又能玩又能做公益,于是一棵又一棵树木真的就这样平地而起。好多年前,我去西北一些地方,公路两边的沙漠化特别严重。而现在这些地方人类真的把沙漠击退了,道路两边都是绿色这样的壮举。除了一线的绿化工作者之外,还应该感谢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还有程序员,是他们把公益变得如此有趣,让大家又开心又能够做好事。
还没完,你是不是在想,我们在上面手指点一点,捐赠一些虚拟的能量,但是上面植树造林的这些钱是谁出的呢?打开你的支付宝,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各种各样让你花钱的地方,对么?想不想点外卖?想不想看电影,买飞机票火车票订酒店,告诉你一个专业的名词 DAU ——就是日活跃用户,也就是每天都有多少人打开了支付宝?你玩蚂蚁森林越多,就越是会经常的打开支付宝。支付宝的 DAU 也就是日活跃用户就变多了。这么多人在用,总有一些人会顺便点个外卖理个财。总之各种各样的业务都可以在支付宝里找到被你接触的机会,这样就赚钱了。原本要拉新的用户过来或者是鼓励老用户使用,都是要有成本的,各种这种地方的广告都是得花钱的。现在这些钱都省了,因为你被蚂蚁森林吸引过来了,而省下来的这些成本拿一部分出来做公益种了树,用户开心了,企业也有正面的形象。
你说这是不是多赢呢?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程序员构建这些产品的背后的人,通过互联网将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结合在一起。本质上就是在互联网上盖一座座商场小区,还有城市,一个典型的城市是 B 站。从二次元开始,现在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年轻人的舞台。
我们想一想,过去人们想要获取信息或者是娱乐,可以看电视、电影、报纸、杂志。而现在他们都可以在 B 站上看到有意思的视频,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发现有趣的人、有趣的灵魂,大家能够聚在一起,无论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线下 B 站的晚会上,这不就是构建了一个年轻人的城市吗?如果能够聚集这么多的年轻人,年轻人的各种消费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在这里,就有了商业价值,变成了一个能够赚钱产生商业收益的城市。这个城市会更加的繁荣,有更多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又建立了新的正向循环。
互联网是个放大器,它把我们的各种工作都放大了。如果你做互联网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程序员,你就是这个城市背后的操控者,构建这个城市,运营这个城市,让它更有趣,让它更好看,最终满足用户目标和商业目标,建立正向的循环。说回到支付宝,给支付宝这个城市建立了一套机制,决定哪些业务可以放在首页上,更容易被用户看到,哪些需要弱化。那么这是在做什么呢?想一想政策甚至法律,你是在管理着一个城市。那么再想象一下,你可以在类似的产品里管一个小的部分,或者是管一个小的模块,也就是一个小县城一个小城镇。那么作为县长镇长你要做好多事,从琐碎的事到策略的制定,到让你的居民们可以愉快地使用,同时还能够让这个县城城镇的经济健康发展下去,听上去是不是很棒呢?那么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程序员到底是干嘛的呢?我想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程序员等等概念之间的区别。
想象一下,我们是在盖一个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互联网信息世界里,盖房子和在现实当中盖房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第一,产品经理,我们为什么要盖一座房子,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盖在哪里?出于什么样的商业考虑?我们的商业目标是什么?如何为这座房子招来合适的住户或者是游客?这些问题在互联联网和信息产品当中,就是产品设计的问题,通常是由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来解决的。为什么要开发微信呢?它的早期核心用户群体是谁?应该有哪些基础的功能?哪些功能是重要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定义产品,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要先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设计师。我们已经决定要盖房子了,也知道要盖在哪里,知道要怎么赚钱。那么如何让房子更适合人的居住?如何方便的进出,增加人们交往与偶遇的机会?房间的格局应该如何才能够让大人连小孩都能够各得其乐,还有窗户朝向应该如何布局来增加更多的光照呢?这些问题在互联网和信息产品当中,就是交互设计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是由交互设计师来负责解决的。在有些公司分得不会太细,也可能都是由一个设计师来完成的。再然后房子的外观看起来怎么样,营造出什么样的视觉体验,地板和门应该是什么样的颜色,才能够显得高端大气国际化?每天我们走进这个房子的时候,能否带着愉快的心情,或者认为这座房子很漂亮很上档次?这些问题在互联网和信息产品当中,这是视觉设计要考虑的问题,通常是由视觉设计师来负责的。我们常常能够听到 UI 这个词,UI的中文意思就是用户界面,也就是用户在操作 App 电脑软件的时候,面临的整个的界面,从内在的交互到外在的视觉,都包括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提出体验设计师的概念。例如阿里在招聘设计师的时候,已经不再区分交互、视觉设计师了,一律招聘体验设计师,或者有时候咱们也会说全链路设计。所以你要记住未来的 UI 设计师其实就是交互设计师,再加上视觉设计师。
第三,程序员。从产品到界面都设计好了,需要有工程师来开发实现。建房子需要什么样的框架,钢筋水泥的指标是什么样的?如果以后还想扩建这座房子,能否成本尽可能的低,这些设计能否实现呢?运转起来是不是有效率?这些问题在互联网和信息产品当中是开发实现需要考虑的问题,由工程师或者说是程序员来负责。
第四,运营。房子盖好之后,如果盖的是商场,需要找到商家,还要找到顾客,平时还在规划商场里的内容选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来买东西。如果盖的是小区,首先得把房子卖出去,之后还要经营,又变成各种各样生意的经营者。在互联网和信息产品当中运营就是来做这些工作的,让更多的人来使用 App ,使用的时候要很开心,实现他们的目标,要经常来用还要付费,这个过程当中要做很多的策略。
接下来我们讲讲大家都很关心的薪资待遇怎么样,我特别喜欢简单直接。其实大家不要真觉得俗,这些薪资待遇都是人才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体现。有人愿意给,就说明你做的工作值这个钱,反过来意味着你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以互联网大厂为例,2020年的数据,阿里、腾讯等很多公司给到应届生的薪水在 20 到 30 万左右,这是非常高的。而对于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对比,我用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来对比,我们看看平均的薪资。这里的平均薪资包括了刚刚毕业的学生和工作多年的人一起平均一下,可以反映出来整个市场的情况,还有你的上升空间怎么样?我们会发现传统行业的项目经理、销售经理、客户经理、市场经理的平均月工资是 1.59 万,1.25万,1.26万、1.52万。而互联网的产品经理的平均月工资是 2.3 万,显著的高于传统行业。
想一想我们身边是不是所有的行业都在和互联网结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每个行业都需要互联网人才,所以薪资就会更高。讲到这里,大家都会想我能做这些职业吗?有什么要求呢?我给大家讲几个平时经常被问的问题。第一是专业要求。现在产品经理对于专业没有要求,因为大学里没有产品经理的专业,现在所有的产品经理都是其他专业转行的。很多同学在学校里学的各种专业,毕业的时候去做了产品经理,还有很多人已经在其他行业做了很久,然后转行做产品经理了,已经有非常多成功的案例了。
设计师里面,根据专门的行业调查,有 48.5% 的人是设计和艺术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另外 51.5% 的人各种专业的都有。大家肯定会好奇,没有学过设计的人能够做设计师吗?告诉大家,现在的设计师特别需要的是能够把互联网产品里面的流程去设计清楚,点击这个按钮应该去哪里,点击那个图标应该打开什么,把这些都设计出来。你会发现其实这些和很多专业都有相似的地方,真正的审美和艺术部分只是一小块,更多的是把流程去做明白。
程序员里面实话实说,主要还是计算机背景的同学比较多,因为各个大学都有计算机系,现在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如果你确实对编程写代码比较感兴趣,喜欢和代码互联网打交道,可以考虑做程序员。
运营,也对专业没有要求,大学里面也没有对应的专业。现在学什么专业做运营的人都有,运营的起点低,但是发展空间同样很大,而且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只要你不是成为野路子运营。而是去学习掌握真正专业成体系的运营能力,未来的机会也不会小。现在还有同学经常问我说我是一个文科生,我能做这些职业吗?那么除了程序员确实是一般会要求有计算机背景的同学之外,其他的像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等等有各种各样学文科的同学,比如说学中文的,学新闻的等等,大家都在做相应的职业,所以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是性别。经常有同学问我说女生适合做哪个方向?其实除了程序员男女比例有点悬殊,大部分都是男性程序员之外,其他的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这几个方向男女比例都比较平均。甚至在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这几个岗位上,如果要和程序员沟通通的时候,女生会有一点点优势,因为讨论问题的时候会比较融洽。
之所以特别说这一点,是因为现在有很多的行业都有一些职场不平等的现象,互联网这方面还好,我自己一直特别坚持在职场上的公平公正,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因为任何理由被歧视。我还专门举办过行业大会,让各个互联网公司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
第三是年龄、学历和学校等等。在很多行业,年龄、学校学历这些都是限制条件,就算你再有能力也很难突破这些限制。在互联网的职业里,如果在能力一样,这样的情况下,肯定是学校越好,学历越高,年龄相对年轻,越有竞争力。但是互联网是特别认能力的,如果你的能力足够突出,学校学历、年龄等等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有个学生中专学历现在也在很大的公司工作,收入也很高,也有年龄在 30 岁以上的同学,甚至还有 41 岁的同学从传统行业转行到了互联网成功了。所以只要肯学习,掌握正确的方法,找准正确的方向,谁都有可能。
第四是对传统行业转行进入的宽容度比较高。也是因为互联网从业者绝大多数都是转行进入,所以已经做了几年,其他行业又转行进入互联网工作的人太多了,不会因为你转行而排斥你。但是当然你得把该学的东西都学了,别指望自己什么都不会就可以转行。
再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一讲互联网职业背后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样?先讲一个有趣的例子,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男士卫生间的小便池,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男士卫生间的小便池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容易溅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像你在这里看到的在小便池里贴了一只假苍蝇,结果溅出率降低了80%。我也没有明白他们这 80% 到底是怎么观测出来的。但是你想一想,为什么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溅出率就能够降低了呢?现在设想一下,你的面前有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上面任意一个点点一个黑点,你的视线是不是立刻就被黑点给吸引过去了呢?先记住这个小便池的例子,我们继续往下看。淘宝的页面,我们现在开个玩笑,你把淘宝想象成小便池,现在告诉我那只苍蝇是在哪里呢?是不是立即购买,加入购物车还有折扣?现在再想象一下,如果你把这两个按钮换成和客服店铺收藏的图标类似的形式,或者我们把它位置换到中间,换到上面,换到其他的地方,点击立即购买或者是加入购物车的人数会减少吗?告诉大家,一定会减少的。这些都是有数据证明的。
其实几年前中国的各种电商网站的这个页面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设计。但是现在大家看到都变成了这样的结构了,这些都是经过反复的验证的。淘宝每天有这么多的交易额,如果点击的人数减减少一点,就意味着交易额会减少几千万几个亿。现在我们再看看平时我们每天都会用的微信,如果你把微信的这个页面也想象成一个小便池,那么那只苍蝇是在哪里呢?再次说声,对不起。这样的比喻可能不太雅观,但是确实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咱们纯学术的讨论,你可能发现了上面的这些小红点。
在微信刚刚推出朋友圈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人用的,他们想让更多的人来用朋友圈怎么办呢?在上面加小红点,你可能会非常讨厌这样的小红点,但是正是靠着这些小红点让很多人被吸引进来。打开朋友圈,刚好看到别人发的照片,顺手点个赞,自己也试试来发一张照片。而刚刚那个被点赞的人收到了很多点赞,他也开心了,下次他还接着发。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使用朋友圈了,就建立起来了一个正向循环,朋友圈也就运转起来了。我给大家讲的这些都是真实的案例,微信真的就是这么做的。
说到能力,我要给大家讲一个专业的概念,叫冰山模型。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上都要具备各种能力,但是这些能力到底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呢?哈佛大学有一个特别有名的教授叫麦克里兰,他是心理学和人力资源领域的权威。他提出了冰山模型,用来反映一个人在职场上的能力结构。基于冰山模型,我们构建了职场上的能力模型,你在这里看到的就是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从总体上,我们可以把这些能力分成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石能力、个人特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是产品经理、设计师、运营程序员应该掌握的各种专业能力、基石能力,例如认知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规划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并不属于某个具体的行业或者是职业,各种岗位都需要具备。
个人特质,包括个性特质、动机价值观等等,是通过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周围的人对我们的影响等等形成的。包括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够找到组织,相互交流,互相的支持。因为积极上进的人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的人往往都是正向的人,可以互相影响,也希望大家都在评论区里面多多的讨论。我们还专门针对职场能力模型,把里面的各种能力都总结出来了。就像你现在看到的,我们有各种能力地图来告诉你未来都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例如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部分,有几张详细的地图覆盖了几百个知识点,而基石能力和特质部分每一项都可以深入下去。当然你也别觉得知识太多,压力太大,其实谁都是这么过来的,慢慢来一点一点的学,有很多人都是从零基础开始起步,最终进入了阿里、腾讯字节跳动、 B 站等等这样的公司,我们给大家一个入门的指南,让大家知道门里面都有哪些东西,这样你在未来真正学的时候,方向感就会很强,事半功倍。很多人最苦恼的不就是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么学吗?没关系,我会来教你学习的路径和方向,让你心里更有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