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18岁教育:尚待获得发言权的预提纲

个人感觉:教育如同管理一样,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是形容其模糊性和多样性,科学则是描述其规律性和可验证性。

既然是科学,就要尊重客观规律。我见过太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家长们,他们把自身的失败和不甘心,和几乎所有资源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身上,也牺牲了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兴趣爱好,到最后孩子仍然普普通通,于是认命。

面对“悲剧”,究其原因,前因是没这个基因而强求,中间是自己没思路、没有制定规划的能力,过程是不尊重规律,方法不对。

什么是教育的规律呢?个人以为:古往今来的历史实践和现代的科学规律,构成了教育的规律。遗憾的是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总要另辟蹊径,总要投机取巧。

0到18岁之间,是一个人的人生的奠定阶段。一个人的人生好比一座建筑,那么这个建筑有多么宏伟,取决于它的基础和整体结构设计,而这个基础和整体结构设计就是0到18岁的教育和被教育。

有的人说18岁之后走向大学才是奠定人生基础,那你错了,一颗小草、一棵向日葵,投入再大的精力,再怎么认真浇水、施肥,它也长不成参天大树,而一棵参天大树的种子,即使条件艰苦,仍然有可能坚韧不拔、长成大树。

基因很重要,非常重要,那么基因论是不是成为宿命论,坠入迷信的范畴呢?每个基因都有它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就是地板和天花板。即使人一个人的基因是服务型的,未来就是为别人操心,为别人服务,那么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和在大公司当董事会秘书,甚至在党政机关当秘书长,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反过来,一个人的基因是领袖型的,那么当个包工头威风八面,和当商界甚至政界的领袖也不可同日而语。参谋型的人物也是一样,在小公司当个会计,为大财团甚至一个国家作为智囊,分别界定了地板和天花板的差别。

你想站在多少人之上,你就得比多少人优秀,而背后,你就得比多少人更努力。

老张 出书训练营第四期作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企业简介### 美娜小屋是一家立足于西安市场,专注经营正品韩国化妆品的连锁企业。首家店铺由忽昊先生和XX女士在20...
    Shaobo阅读 3,177评论 0 1
  • 每次没想清楚就动手,像今天下午就走了很多弯路,如果边写边做呢 写的时候帮助理清思路,做完可以再整体总结或者像小呆大...
    木子肆阅读 1,522评论 0 0
  •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上个月读过的XX书,记得多少内容呢?金句、刷认知的新知识,今你刚好要用到,你记得吗?哦,都是只有...
    田田教练阅读 2,642评论 5 9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