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加汤的杂酱面条

我是一个南方人,本应该在家好好地吃着米饭,却对面条有着特别的感情。虽走在全国各地,尝过延吉的冷面、兰州的牛肉拉面、武汉的热干面、镇江的锅盖面、杭州的片儿川、老北京的炸酱面、西安的biangbiang面、重庆的担担面、诸暨的次坞打面、沙县小吃的花生酱拌面……也曾为了吃到河南的烩面,而差点赶不上飞机。这些面条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延吉的冷面是我大冬天去吃的,一个人对着一只巨大的不锈钢的碗,看着浮在面条上的碎冰,这一口吃下去我就饱了;武汉的热干面和重庆的担担面,我边呼喊着“辣死宝宝了”边夸这面条真香真好吃……

很多时候,我却非常怀念学校食堂的杂酱面和葱油拌面。

我大学所在的城市是杭州,典型的江南。有时候却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北方人,走进食堂的时候,望一望各个窗口,假若没有发现想吃菜色,我就会走到拉面的窗口,去吃一碗面条。慢慢地,吃面条的频率不断地增加。

葱油拌面只有早上才供应,两块钱一盘,再配上一个阿姨现煎的荷包蛋,简直美味,每天排队的人超级多。我最喜欢听叔叔阿姨往面条里淋上油的那“滋滋滋”的声响。而一盘绝佳的葱油拌面,我觉得离不开三样东西,葱和油自不必说,还有就是酱油。葱的香味和颜色是给这碗面条一个垂涎面容的最后一步,油的淋洒,过多则太腻,过少则不过瘾,也很重要。而酱油,酱油是用来调味和调色的,我喜欢比一般人多放一些,一来色彩艳丽诱人,二来味道的透鲜深入到了面条里。我很多同学都不喜欢放酱油,干瘪瘪的一碗面条,只有面条本身的颜色,这还有什么味道?

学校的杂酱面中午和晚上都会有,可能是刀削面,也可能是拉面。我喜欢在排队的时候巴巴地望着面条叔叔,揉面、搓面、拉面、投锅这些步骤的一气呵成,也喜欢看着他们的手快速而又精准地片下面条到锅里,看着大锅里浮起一层又一层的“白雾”……

其实学校食堂的面条是一种很单调的食物,每天的面条搭配不外乎:杂酱、雪菜、番茄鸡蛋、鸡肉、大排、排骨等选择。然而我还是吃得很开心。一开始会选择大排,原因很简单,因为大排是一整块肉呢,人者,食之肉也。每次选择大排,我都会剩下很多面条,把肉吃完后,我会觉得面条也索然无味了。偶尔,我会选择杂酱或排骨,吃排骨面时,和大排面条相似,吃完排骨,我又剩下很多面条。

杂酱面似乎是干拌的好吃,只不过今年以来,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转性了,喜欢直接让卖面条的阿姨加汤,一碗加汤的杂酱面条,听着看着总是有点不伦不类。吃加了汤的杂酱面条,我渐渐发现我会多吃好多面条。

一碗加汤的杂酱面,吃起来特别有乐趣。我的这种乐趣来自于“找肉末”的过程。可不要嘲笑我,单纯的食肉动物。肉末很小,一开始能够用勺子大口的吃,越到后来,它越分散在汤水的四围,秉着不放过一颗肉末的信念,我就着一颗肉末和面条一起吃。面条自然也是不差,都是食堂大师傅潇洒地现拉出来的。但我总觉得面条配着肉才好吃呢。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定是疯了,怎么会这么喜欢肉呢。其实我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呀。西红柿鸡蛋面我也很喜欢呢,超级鲜美的汤水,一整块鸡蛋,面条的劲道,特别好的融合。然而,我最爱的还是加汤的杂酱面。

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不受了控制、吃的太饱了,默默地告诉自己,下次不吃杂酱了不吃杂酱了不吃杂酱了。然而,下一次,等我排队的时候,我会想,我今天好像更喜欢吃杂酱。于是,轮到我的时候,我对着卖面条的阿姨说:“我要加杂酱!”

我吃面条吃出了乐趣,这是再难得不过了。一个人的日子里,开开心心地吃面条,与面条“斗”,与肉末“斗”,与汤水“斗”,其乐无穷。

放暑假了,我又开始想念学校食堂里的面条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