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以家中最小时常表现傲慢,特别是和我说话,经常自以为是,对我命令,发号施令,并且无礼。我经常被她说话的语气惹恼,以致于我回应她的无礼也用无礼,大吼对待。
今天兴起和她玩公主游戏,我的角色是孩子,而她是妈妈。
我先是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事事听从妈妈的指令扮演,这是我生活中顺从的角色。而后我改变以往的顺从,开始扮演傲慢的公主。于是~
公主(我):妈妈你干麻啦,干嘛弄丢我的玩具,哼,我讨厌妈妈、坏妈妈(模仿她平时和我说话的口气)
妈妈(孩子):她看了我一眼,进入角色,哦,我帮你捡起来,说着友好的捡起玩具。
公主(我):你看,你又没弄好~我不是让你帮我穿衣服吗?坏妈妈,我不要你这个妈妈了。
妈妈(孩子):我重新帮你穿吧,这样就好啦
几段对话后,我开始自责,同样的语气,孩子接受到的时候,她没有生气,而是友好的按照对方的要求温和的做好,想想自己,在面对孩子恶语相向时,我更多的情绪也被带偏,也跟着内心发毛,会想这个孩子怎么和我说话一点不友好,对自己的妈妈如此无礼,和自己的妈妈说话那么伤人,然后我会冷漠对待,回应她的时候也是冷漠,很多时候她恶语,我也恶语,导致不欢而散。
接下来一段:
孩子教我如何模仿她玩公主的动作
公主(我):这样吗?就是不对,我不会,就是不会,我不要玩了,哼,我就要这样,你给我弄好,妈妈你帮我弄好,快弄好呀?(我模仿她弄不好事情,发毛的语气
妈妈(孩子):我们不玩了,这个不好玩
大概是她看到了平时自己的样子,觉得不好玩了。
我开始引出;是不是刚才我说话的语气,你不喜欢听啦,所以不想再玩下去了是不是,她点点头,是啊,妈妈之前和你说话,你和我这样语气的时候,妈妈也和你刚才一样难过,很不喜欢听到,看着她的眼睛,我似乎看到了她内心的想法,那个对妈妈恶语相向的她展现在她脑海里。我相信从她的眼神里,她感受到了感同身受。
说着:我们继续游戏吧,但是我们都要好好说话,才能把游戏玩下去,并且玩的很开心,是不是。点点头,接下来我们一直玩到游戏结束都很开心,友好
角色扮演很好的让孩子看到真实的自己,去分别什么是别人能接受的行为,什么是越界。孩子需要有界限感,很多事不能超越了这一条线,不然对方就会很不舒服。
当然我们在遇到孩子不能感同身受并且越界的时候,如何坚持温柔坚定,也是需要自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