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就业变革与机遇共舞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AI如汹涌浪潮,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智能客服到智能写作,从工业机器人到无人驾驶,AI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就业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大量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逐渐被智能机器取代,失业的担忧如阴霾笼罩职场,但危机之中往往也潜藏着转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5人工智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报告之一 ——“时雨润无声”:AI训练赋能劳动者职业发展》,为我们揭示了AI与就业关系的全新视角,带来了新的希望。


该报告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与蚂蚁集团研究院合作的智慧结晶。研究团队以客服群体为对象展开深入探究,2024年3月,蚂蚁集团数字蚂力上线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陪练智能体,它能惟妙惟肖地模拟真实客户行为与客服互动。同年7 - 10月,新入职客服人员分组进行对照试验,一组借助陪练智能体开展AI训练,另一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通过后续工作表现的数据分析,研究团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首期成果。


研究结果显示,AI训练在薪资增长、客户满意度和服务标准性等方面为新入职客服人员带来了积极影响,彰显出AI技术在职业培训领域的巨大潜力。在薪资方面,上岗后前六个月,经过AI训练的新客服每次服务平均薪酬比未训练者提高14.02%。这表明AI训练不仅提升了个人收入,更意味着客服人员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从而获得相应回报。客户满意度上,经过AI训练的新客服日均收到客户差评数下降29.46%,客户认可度大幅提高。陪练智能体模拟各种复杂客户场景,让客服提前熟悉应对技巧,面对真实客户时更从容自信,有效提升了企业口碑和形象。服务标准性方面,AI训练使新入职客服日均人工质检不合格数量下降29.70%,有助于规范服务流程和语言表达,减少错误失误。AI训练可根据个人表现提供个性化反馈和建议,助力客服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AI训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其普惠性,让不同性别、年龄、区域的劳动者都能受益。在性别平等方面,AI训练打破了传统观念对职业发展的限制。经过训练,女性客服六个月件均收入增长14.52%,高于男性的11.75%;男性客服在服务满意度上获益更多,六个月时均差评下降19.4%。AI训练能根据不同性别特点发挥优势,促进性别平等,让劳动者在擅长领域发光发热。年龄也不再是限制个人发展的因素,无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职场老将,都能从AI训练中成长。对于45岁以上客服人群,AI训练效果尤为显著,上岗六个月后日均质检不合格数量降低33.46%,优于其他年龄组,说明年龄较大者也能通过AI训练快速提升工作能力,适应职场变化。在区域方面,不同城市线级、城乡之间,AI训练对劳动者收入、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影响无显著差别,无论身处何地,都有机会借助AI训练提升自己,实现职业发展。


AI训练之所以如此强大,得益于陪练智能体的独特设计。它能为所扮演的客户赋予不同身份、性格,让客服人员在训练场景中积累经验,提升沟通和应变能力。同时,智能体具备多样化多阶段的情绪,能模拟客户从咨询到不满再到满意的情绪变化,使客服人员更好理解客户情绪产生和变化过程,学会在不同情绪状态下沟通解决问题,降低客户差评概率。


AI训练的成功实践表明,AI与就业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不应恐惧AI,而应积极拥抱它,将其作为推动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劳动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数字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参加AI相关培训课程,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增强职场竞争力。企业应加大对员工AI培训的投入,利用AI技术优化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提供支持和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拥抱AI时代,共同开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美好未来,让每个人都能在职场绽放光芒,实现人生理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