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人来,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作为中国一项传统手工艺美食,流传时间长也是它的一个特色。
那一个个由糖人手工艺者制作出的糖人,形态各异,总是吸引着孩童前去购买。
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大人带着小孩出来逛街,在热闹的街道上,时常会看到有摊贩出售刚制作出来的糖人。
现如今的糖人手工艺者常常是推个小车,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后就开始不紧不慢地制作各种糖人。
其实糖人制作的历史十分久远,很久之前的制作者都是挑一个担子。
担子的一头放着的是加热用的器具,另一头是则是放制作糖人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这不仅仅省时省力,还极大地方便了他们走街串巷,贩卖糖人。
小孩子们很容易被糖人娇小可人的模样所吸引,甜甜的东西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所以常常是竞相买回来之后,就开始一边把玩一边品尝。
其实如果不算吃的话,糖人也可当作一个玩具。
孩子们稚嫩的手掌心握着细长的竹签,竹签的顶端则是金灿灿的糖人,在摇曳的风中更加闪闪发光。
小小的糖人通常很快就能吃完,而满嘴的香甜却是长久地传到了心里。
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所能购买到的东西并不多,一个糖人可能就会带来长久的欢愉。
所以,有时候走街串巷的糖人手工艺者也成了沿街的一道风景线,有的孩子会为了买上糖人,专程在糖人手工艺者摆摊的地方等着。
或者不买糖人,只是在一旁看着,也就心满意足了。
而说起糖人的由来,据说是朱元璋为皇帝时十分看重自己来之不易的皇位,但是身边功臣有很多,生性多疑的他就决定专门建立一个地方火烧功臣。
把身边的潜在威胁排除掉,自己的皇位也就能长久存留下去了。
其中,有一个大臣叫刘伯温,提前知晓了朱元璋的计谋,并且就此逃脱。
在逃跑的路途中被一个挑糖儿担子的老人救下,之后两人调换服装互换身份,刘伯温开始了老人之前的生活。
作为之前朝廷的重要大臣,如今却挑着担子卖糖,也着实委屈他了。
以他的才华,必不甘心老老实实卖糖。
所以在卖糖的过程中,他就极富创意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各种糖人儿,没想到这项工艺大受欢迎,许多人向其请教学吹糖人儿。
至此,这门手艺传到如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
一个心血来潮的举动,却造就了一段文化的延续。
很多时候,是意想不到的巧合铸就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
历史的河流源远流长,往往在你不注意的地方熠熠生辉。
然而现如今,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糖人手工艺者却越来越少了。
现在的人们觉得糖人有些不卫生,已经很少去吃了。
有的则是放久变黑,被毁坏了。
糖人制作面临着随时可能消散的可能。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以往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存于现在的我们,内心还是要有一定信念的。
糖人这类手工艺美食,更需要被我们好好流传下去。
闲暇的时候,买上一个糖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