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固有观念里,实习一般是大四的时候进行的一项必备社会实践课。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大一就可以出来实习了。
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不理解,为什么那么早就去实习,明明什么都不会,就去实习,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了。
我的大学老师就和我们说过,让我们越早实习越好,可以学习更多的经验。
她就是从大一开始实习,根据自己学的知识看自己能在工作岗位干什么,同时去学习更多东西。
首先,越早的实习会帮助我们加深对我们这个专业的认识,让我们思考自己适不适合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其次,越早的实习会帮助我们结识这个行业的前辈,从他们那里学习更多的经验,同时也能让我们了解在这个职业下的机构的日常运行方式。
最后,如果如果我们选择实习的单位还不错的话,可以将我们的实习经历写进我们的简历里面,不说能够起很大的作用,但它绝对会给我们的简历增加一抹亮点,为我们将来毕业求职或者考研贡献一份力。
但并不是所有专业适合尽早去实习。
因为可能初入这个专业领域,学到的东西还只是基础,大一就去实习的话就有点揠苗助长了。
其次,实习是建立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上的,因为实习工资少得可怜甚至没有。
如果想要通过假期赚点生活费,减轻家里负担的话,我本人不建议尽早实习,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步伐和想法走下去。
而实习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收获呢?
就我而言,我现在大一,下学期就大二了。今年暑假在当地报社实习,刚去的第一天,就正好碰上了一周一次的会议,和我们部门的前辈们一起开会。
虽然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充当背景墙,但却受益匪浅。第一次深入了解到了记者是如何工作的,报社又是如何运营的。接下来的几天,虽然一直在看报纸,但报纸版面排版,新闻文体格式,新闻语言也大致熟知了。
现在偶尔也会帮部门的前辈们帮忙改稿子,或者自己尝试写点小稿子。这些日子里,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更加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新闻理想。一句话,这次实习,我没有白来。
那么实习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01
一定要主动大胆。
我就是吃了在外就怂的亏,前几天刚到报社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也不说话,前辈们问一句我才敢答一句。
于是,问着问着,双方都沉默了,不知道说啥,于是不说话,忙自己的事去了,而我,就默默的在一边看报纸。
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我还在看报纸。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长远,相处的多了,前辈们也开始带我了。
所以,大胆主动真的真的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为自己争取机会,而不是像我一样,干巴巴的坐在那里等待机会。
02
学习不能落下。
虽然出来实习工作了,自己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了,但这绝对不能成为我们不学习的理由和借口。
扎实以前学过的知识,为英语四六级做准备,这写都需要我们挤出时间出来,坚持学习。
要不然,等开学的时候,再去备战英语四六级就有点晚了。
03
有一个强大的适应力强的内心。
实习就算是步入社会了,在外面就不比在家里了。
在家里,有父母家人的保驾护航,我们可以快乐成长。
但在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人聚集在一处,摩擦矛盾在所难免。
而这时候的我们,就要学会去适应这个社会,并使自己强大起来,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突发事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相信,等再回头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为我们的坚强感动不已。
所以,如果假期有时间条件又允许的话,大家可以尝试去实习找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学习经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才是检验真题的唯一标准。
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在自己选择的那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片来源:创客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