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重新发现教师》第二天

        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是2012年4月8日吴康宁教授于北京和一些优秀教师作的一场讲座。他从另一个视角和老师们谈了如何做新时代的教师。

        首先,他从教师累开始谈起。为什么呢?吴教授认为,这是由职业光环、业务忠告、道德规训的枷锁所带来的。

      那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当教师呢?"今天"是一个特别需要个体昂首站立起来的时代,教师应成为"站立起来的人"。

        吴教授从撒切尔夫人所讲的话中进行了反思,如果一个国家的思想与文化、伦理与道德规范不是鼓励每个个人昂首挺胸地站立着学习、站立着工作、站立着生活的话,如果一个国家中的许许多多的人,经常是跪着生存的话,那么这样的国家是怎么可能得到其他国家发自内心的尊重呢?我们今天的教育目的中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战略意识,把学生培养成战里的人。那我们教师就应当成为"思想的主人",大胆的思、无畏的想,所言即所思、所说即所想。教师必须把自己所知道的社会的真实需要告诉学生,以便使学生领悟人类的真理,必须把自己的真实看法告诉学生一遍是学生相信你感到你是一个真人,而不是一个家人,从而愿意和你接近和你交心,向你讨教,学习与生活的问题,当教师成为家里的人称为真人的时候,自然也会体验到一种快乐,就是一个自由的快乐人。

        "今天"又是一个特别需要个体主动介入治理的时代。教师应称为介入治理的人。进入治理主要突显的是个体的行动,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应当建设性的生活,重心在于个体的干预和建构,强调的是主人翁的姿态。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不能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们应当主动关注国家命运,主动关注社会正义,主动关注政府决策,以积极的言论和行动干预国家的社会的、政府的治理。那对于学生而言,基本的介入实践,培养介入意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就是班级运行和学校治理,学生应当成为教师与学校治理思路的一种源泉,决策的一种依据。精神家园绝对不是说教师先把它建设好,然后再把学生放进去,一定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教师应当成为治理的主人。学校对教师的意义应该是借以谋生的工作场所得以行动的集体环境,赖以滋养的精神家园。如果教师能平等的,民主的参与学校的管理,那么教师也就会平等的、民主的对待学生,反之,如果教师排除在学校的治理之外,那教师就会有一种被决定被支配,被压制被耍弄的感受,这样自然也就不会平等的,民主的对待学生。只有单教师成了学校治理的主人,才能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成为真正的家人。也才会培养出有文化品质,精神素养的学生。

        今天又是一个特别需要个体努力追求超越的时代,教师应成为"追求超越的人"。超越一是指要不断进取正当竞争,努力超越自己的过去,超越他人的成就。二是指要顺其自然,努力超越功利的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很可能是教学的机器,权力的工具,名利的努力。那怎样摆脱这些呢?我们教师一定要成为"教育实践的主人",即有德行,以学生发展为本;有才干,以开拓创新为先;有追求,实现双重超越。

        今天的教师,一定是站立之人,真诚思索、真实说话;介入之人,甘当螺丝、关注机器。超越之人,努力进取、坦然面对。

对于每个教师来讲,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对于每个学校来讲,应该有体现教育新思维的这样一条线索,不是能够把各种主体串起来,真正的发挥出主人翁的责任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记得,那年夏天, 我们慢慢走过一段段, 悠长小路。 路上的脚印是一种什么味道, 不知晓,我已经忘记这感觉, 将它...
    沐杍汐阅读 1,677评论 0 0
  • 今天是新公司开第一堂课。第一次听蓓蕾老师的课,感觉很兴奋。蓓蕾老师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自己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收获。第...
    文君悦读阅读 619评论 0 0
  • 靳丛丛爱吃,所以厨艺也不错。尽管厨房空间小、条件简陋,一小时的时间还是让她收拾出一锅羊肉手抓饭、一份青椒牛柳和温染...
    草木与星辉阅读 4,214评论 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