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时相爱的时代逃兵
最近终于把包里那一本看了不知道多少次的《缘缘堂》拿了出去,换了一本《浮生六记》。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人到了国外,反而开打语文学霸的副本。
其实原因很简单,越缺失的越怀念。
当你真的意识到离生养过自己的文化千万里之外的时候,国学成为了精神世界里最美好的方寸之地。
《浮生六记》《人间词话》
《文化苦旅》《缘缘堂》
从上个世纪,一下子跨越到了清朝。
看王国维细数评价时代风流人物,看沈复讲述闲情逸致人生起落。
看的书渐渐多了,就开始意识到文学真的是时代的产物。
世人都说沈复的文字是未打磨的璞玉,直到百年后才被人发现珍藏。
可是仔细看过浮生六记,看到的却是人世间最朴素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
常听人说王国维的三境界,却发现他大加赞赏的诗人可能并不是所谓时代大家。
每一个时代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只不过有些人,是最后和未来相爱了。
在那些潮起潮落中被掩盖在砂砾之下的珍珠贝壳,时过境迁之后才反射出光芒。
后来突然想到,这些人可能恰恰是不合时代的那些人。
他们似乎是时代的逃兵,不按套路出牌,不按规矩办事。
就像李后主好好的皇帝偏写得一手好词,沈复不写八股但恰恰这些琐事流传后世。
他们是时代的逃兵,却也这样,他们得以与未来相爱。
下午看了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章,意外地发现推送的视频是几年前演讲的素材。
视频是一个Ted,中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越联系,越孤独。
几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个Ted的时候也觉得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那些沟通方式越来越便利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空虚,直直的打进心里。
这个时代,对于联络这件事充满了批判和反思。
但也依旧无法改变现状。
下午奇葩说很多人在用过去的无法联系来对比如今的消息便利。
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联系的定义和程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享受的在怀念,纠结的在向往。
人的思想也大多是时代的产物,怀旧是一种本能。
因为那些美好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某事某刻,某地某人,终会让你有一种想从现在这个时代走出去的冲动。
每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也都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被迫和这个时代每天生活着,却时不时的和另外一个时代错时想爱。
说到时代,最近老喜欢和上一辈或上半辈的人谈论如今这个社会眨眼就变的世界观。
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在试图分析和接近所谓九零后的理念。
经常都会听到有人说,真是看不懂你们九零后的想法了
其实特别想说一句,其实我们九零后,现在也看不懂零零后。
所谓时代,只不过是时代更替的必然结果。
我看着比我小的孩子为小事打打闹闹,甚至吵架开撕。
我也看着大一点的人们,沉稳干练,笑而不语。
在每一个时刻中,都有各种各样年龄层的人展示着各种各样邻近时代的不同。
每个明媚的少年都会成长为内敛的大叔,每个贤惠的少妇也曾经是天真的姑娘。
每个人都在好奇着别人的生活,只因为知道自己的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困苦和无奈。
然后人们互相羡慕着,逃避着自己的宿命。
作为自己时代的逃兵,和另外一个触不可及的时空交错相爱着。
最近有一部剧大火,就是火到我已经在自己关注的公众号里看到不下十篇不一样的软文的那种。
算了我说人话,就是朋友圈从妈妈到妹妹都在看的那种。
欢乐颂,二十二楼五美。
可能真的是重复的演员太多,总会忍不住会把欢乐颂跟琅琊榜放在一起比较。
好多人都觉得欢乐颂里人物立体饱满,但我始终都觉得,虽然个性鲜明,但每一个有每一个的作。
安迪的身世,小曲的言语,樊姐的家庭,关关的隐忍,还有大家最近都想扇巴掌的邱莹莹。
恕我耿直,真的哪个都很作天作地。
联系琅琊榜再看,才发现其实能写进电视剧里的人物真的没有几个不作的。
琅琊榜,只不过是在家国天下的北京下,沙场生死的血色里,所有作都变成了可贵的坚强。
好久以前在豆瓣上看到一个清单,题目问的是好好谈恋爱的电影。
看到居然有《一天》,没忍住默默地点了个赞。
如果这两个人还不算作天作地的话,那真的所有韩剧都是在好好谈恋爱了。
但是在他们的故事里,那个从大学毕业到女儿长大的时光中。
那一切的折腾都充满意义。
每个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其实都是一个时代的逃兵,只有逃到了另一个精神世界里才能构架出那么多精彩矛盾的故事。
然而我们却义无反顾的和这些人相爱着,借他们的故事宣泄自己的情绪。
错时相爱着的人们,更生动的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时代呀,其实真的是个悖论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