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的隐患2

拖延心理

拖延产生的焦虑症,该如何平复

随着时间的变化,拖延行为发生时心理活动会有一些变化,从一开始的轻松到后面越来越紧张、焦虑,甚至情绪崩溃。拖延会导致焦虑,

而焦虑又会让其不断延迟行动,陷入无法解脱的恶性循环。

有计划的行动者是很难因为学习和工作陷入焦虑的,他们循序渐进地追逐目标,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那些习惯拖延的人,才会被焦虑紧紧盯上。

拖延者焦虑感完全是由个人行为造成的,对于这种类型的焦虑,从自我行为上进行要求就够了,立即行动,提高效率。

大龄未婚青年,大多都是拖出来的

说到拖延,很多人就会立刻想到现在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剩男剩女们。网上流传了一个段子,有人对“剩客”按年龄段做过这样的分类:二十四至二十七岁,这样的人是初级“剩客”,主要是他们刚刚走上“剩客”的道路,还有勇气为继续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而奋斗,可称为“剩斗士”;二十八至三十一岁,这类人是中级“剩客”,称为“必剩客”;三十二至三十六岁为高级“剩客”,尊称为“斗战剩佛”;三十六岁以上的,则可封为“齐天大剩”。

他们这些“剩男剩女”们中间,有的可能是遇人不淑,受过伤害,对爱情不再期待。有些一直在相亲的路上,没有遇到合适的人。有的是比较喜欢自由,害怕婚姻的束缚,不愿去尝试。有的可能是自己的眼光很高,“高不成低不就”,自己的事业已经是步入了正常的轨道,什么样的人都入不了自己的眼,比较优秀的人估计是看不上自己,即便是自己看上了对方,稍微有点不好,就感觉自己受了委屈最后还是不喜欢。所以,“剩男剩女”是拖出来的,而拖到了最后,很可能是随便找一个人结束自己的单身生活。

把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极致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所处行业不同,职责也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同样付出努力,有的人做到99%就觉得可以了,但有的人会再努力一点,力争100%。别看这区区的1%,他所得的成就回报成果,是天差之别。也就像古语说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怎样养成做事做到位的好习惯?

1.做事时必须拒绝任何的投机取巧。2.脚踏实地做事尽量做到一丝不苟。3.要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做事精神。

“事无巨细,精耕细作”,不论认何事,我们力求做到自己的100%。做一个对工作,对自己负责的人。

拖沓是拖延的种子,拖延有时来自依赖

没有谁天生就是慢性子,也没有谁生来就拖延,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养成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看是不经意的拖沓习惯,正一点点蚕食我们的精神意志,能让我们变成一个颓废的人。

拖延有时来自依赖,最主要的还是不自信。

想改变自己,尽量做到点:1,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学会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不要怕失败,不要去指望别人。

2.增强自己的自控能力,养成立即执行的好习惯。

3.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的附庸,让别人觉得你是负担。学会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要怕失败,勇敢往前冲。

当拖延成为一种习惯,人也会成为一个废材

书中的一首儿歌,“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很有道理,拖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身边人也愿意去理解,但久而久之,它对我们的危害就没办法弥补。心理学上说:“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拖延的时间一长,那么大脑就会长时间地保持并记住这个状态,逐渐会将拖延变成一种习惯。所以,对于拖延这种会让人上瘾的习惯,我们应该改变它,战胜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