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巴西,除了热情似火的桑巴舞和出神入化的足球,还有那俯瞰众生的耶稣塑像和鳞次栉比的贫民窟。
最近,巴西,一个靠天赋和努力的非职业运动员打破了乒乓球比赛的格局,让举国体制在遭到“外溢”人员的“携私”回呛之后,又有了不世出的对手。同时,“奴工”事件有了新的进展,据称涉事企业已被巴西劳工部起诉并索赔成立。还有一个消息是,巴西总统试图劝说普京履行土耳其俄乌谈判提议吃了“闭门羹”。
乒乓球是网球的一个“异想天开”的分支,这从“table tennis ”的英文原名可以看出,之后有了象声词。这项运动也是由日本转口而来的,它的重要时刻就是“乒乓外交”,一个意识形态的破冰工具,在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有相关的情节,其被删减的内容更具时代性。举国体制是苏系的政治传承,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达到“为国争光”、“为制度添彩”的目的,从不断被透露的过往细节看,由于资源的权力意志化,导致各种“异常”事情的发生。回归全民体育运动,现在已形成共识,这源于纳税人意识的提高,一个巴西人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奖牌是对体育热爱的表彰而不是所谓“政绩”的涂脂抹粉。
巴西,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复制“人口红利”的成功路径,在被解救对象视为“淘金”机会的事件中普及了当地的劳工保障政策,难怪巴西有那么多“懒惰”的“穷人”,还有买不起好鞋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他们是不能“勤劳致富”的受害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这项政策已成为西方国家的贸易壁垒,比起当初的WTO申请条件更具侵略性,“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改变了“集体主义教育”关于劳动的叙事逻辑,将劳动者个人利益置于和所谓的集体或国家利益相辅相成的地位,不断提高的劳动者待遇也是真正实现“国富民强”的手段,不过这会使“掠夺式”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露出尾巴。
巴西总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到目前为止,似乎只有川普被“强人”放在了谈判桌上,即便是“背靠背”的国家都没有像土耳其那样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但普京的战车已不能停下,俄国历史让他胆寒,真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即视感。巴西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小事”也会难办,劳工事件后引发的贸易摩擦会让巴西学会“孰轻孰重”吗?
巴西在走自己的有特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