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手账〕罗辑思维——人生三级跳

最近在罗辑思维听了一段音频,讲的是有关管理梯队的话题。其中提到传统世界观并不一定代表世界的真相。

音频中用了如下几个例子:

1. 最优秀的士兵,并不一定可以当元帅。

比如在当面以陆军为核心的南京军区,负责潜水袭击的蛙人部队里最优秀的士兵,成为军区最高领导人的概率会非常之低。

2. 人生并不是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路线。

比如职场升级,绝非经验值越高,职级越高。

3. 在现代社会,分工不仅是横向的,而且是纵向的。

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才能。每一个阶段,都要脱胎换骨,适应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

以上三个例子清楚地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有“玻璃天花板”。

如果你练的本事不对路,没有为自己的阶层上升预先储备能力,那么就会有看不见的力量挡住了你的上升通道,再努力也很难上升一步。

这让我想起了罗辑思维的另一个话题——隐形技能。很多时候所谓“怀才不遇”很可能是缺乏了一些重要的隐形技能。

文中举了毕加索的例子。毕加索不仅仅是个画家,其实还是一个特别会卖画、特别有商业思维的人。他的隐秘技能帮助他成为了有史以来第一位,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到卢浮宫的画家。而且,他还是为数不多通过绘画实现财富自由的画家,据说在他去世的时候,留下的遗产折合成人民币有395亿。

而今天说的“管理梯队理论”正是帮我们定义出了管理中的重要隐秘技能。

下面我用手账描述一下什么是管理梯队模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我们抱怨世界对我们不公平的时候,也许是我们没能以正确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而当我们发现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向上一步的时候,也许是我们缺乏了些必要的隐秘技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