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而篇
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我在想,这句话的认可度应该是比较高的吧,因为很多人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然像‘得到’、‘樊登读书’等这些学习的app也不会大量占据各位的手机内存。这个社会发展得太快了,新的东西层出不穷,不学习怎么可能在这个社会立足呢?大家都知道要去学习,但要怎么去学呢?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我所说的也只能代表我自己。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指出此节所述是人的‘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我读不出来朱熹的深意,而且每个人理解的东西本来就是自己愿意去理解的,对自己有帮助的。
孔子并没有规定‘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是一个什么学问,什么知识。在孔子的时代,这个‘学’可能要学‘诗’,学‘礼’。因为孔子在教育他的儿子鲤的时候说过,‘不学《诗》,何以言,不学《礼》,何以立’。在朱熹的时代,他老人家号召大家学朱礼,学德。而在当今社会,要学的东西就非常多了,因为这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不停地接受新事物,发明新科技。不停地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人类都是随着时代改变而变通的。如果我们硬要说孔子让我们学他们时代的‘礼’,那他的言论的确会让我们止步不前。今天的我们不能把‘学而时习之’里的‘学’定义成学某种东西,而是一种学习能力,或者是一种学习态度,亦或是学习东西的一种精神。
学习的精神就体现在‘习’上面了。学很重要,但知识这么多,我们不停地学习,终其一生也是学不完的。所以我们要选择有用的知识来学习,什么是有用的?自己擅长的,且乐意去学的,能为自己所用的,能为社会所用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去学习。如果只学不用,那么就会成就一大批纸上谈兵的书呆子。这样的话,孔子他老人家就罪过了。他老人家强调的‘习’就是让大家活学活用,远离‘书呆子’。习——练习,温习。你学习了技能,通过不断地练习,就会变得娴熟,然后领悟出新的技能,技能得到升华,从而改变一些工具,这就是科技的进步。对于一些道理,哲理上的‘习’,就是温习了,同一句话,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就有不同的理解。只有反复温习,反复思考,才能得出有用的道理来。同一件事在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所以我们学过的东西要不停地温习,练习,还要勤加思考。
小时候喜欢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笔下的大侠无不是集几家高超的招式再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的新招式,从而成为一代宗师。但是他们在练习的时候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其实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都是‘高处不胜寒’的。他们的朋友很少,所以就特别珍贵。孔子的‘有朋至远方来,不亦说乎’就是这种心境吧。其实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的,本来是同类型的人才聊得到一起去的,而现在网络的发达,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也离得很远。近得相隔万里也只需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听到对方的思念,远得也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把坐在对面的人分开。营营众生,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一个个孤独漂泊的灵魂,有人能看见你,难道不也是应该高兴的事吗?都说能和自己相知相惜的人认识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所以,遇到了就珍惜,没遇到也不生气。
说到‘人不知而不愠’,突然想起最近上网冲浪,一部分网民言辞非常的激进,暴躁。他们老是让其他人做什么,怎么做,老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如果别人不听,就开始怼人,怼冒火了就开撕,一片乌烟瘴气的。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孔子所说的那种君子,但我们也应该明白‘和而不同’的道理。遇到不同的声音,首先做到‘不愠’,因为你永远改变不了别人的想法,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所有人的改变都是他自己想改变了,然后再去听取别人的的意见,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加以改变。所以不要试图改变别人,只能让自己更强大才有说服力,就算有说服力也是影响别人,而不是强加干涉去改变别人。
修养自己,学习《论语》还是不错的选择,对《论语》的理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根据当今社会的情况来进行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