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热力学简化

无论采用热力学方法还是统计物理方法,能解释物理现象,预测物理规律,符合实验结果,就是好的方法。具体运用哪一种方法看具体问题,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和物体系。

研究任务:热运动的规律;与热运动有关的物性;宏观物质系统的演化。

研究方法:大量实验(归纳)→热力学基本定律(推理)→宏观物性及热现象规律。

所谓经典:不涉及时间和空间;以平衡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为模型。


一、热力学基本定律

研究系统平衡态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1. 基本概念

系统与外界:热力学系统(与外界两种作用方式)→孤立系统等;热力学系统(物理化学性质)→单元单相系统等。\implies

平衡态:近孤立系统达到一种宏观状态保持不变的状态。\implies

状态参量:用几何、力学、化学、电磁参量描述平衡态。(简单系统:用p,V描述)

热力学过程: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implies

准静态过程:过程经历无限缓慢,每个状态都是平衡态,可逆过程。

2. 系统平衡态

热力学第0定律:两系统热接触达到平衡态的具有共同状态函数(温度→温标→理想气体温标)\implies

物态方程:简单系统p,V,T满足的方程即状态函数T的表达式。(实验参数\alpha ,\beta ,\kappa 与物态方程互推)\implies

具体物态方程:理想气体温标+波义尔定律+阿氏定律→理想气体物态方程;范式方程;昂尼斯方程等。

3. 系统过程

功和热传递:\bar dW=Y_idy_i,Q=\Delta U-W(由焦耳实验定义内能U)\implies

热力学第1定律:dU=\bar d W+\bar d Q\implies (箭头到卡诺定理)

热力学第2定律:不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转化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不能将热量从低温传到高温而不引起其他变化。\implies

卡诺定理:可逆机效率最高\eta \leq 1-\frac{Q_2}{Q_1}。(定义热力学温标,与理想气体卡诺循环效率对比得两个温标相同)\implies

克劳修斯不等式:\oint \frac{\bar dQ}{T}\leq 0\implies (可逆过程熵增\Delta S与过程无关→状态函数熵S)

热力学第二定律数学描述:dS\geq \frac{\bar dQ}{T} or  dU \leq TdS+\bar dW\implies

熵增加原理:绝热过程熵永不减少。平衡态达极大值。\implies

自由能,吉布斯函数判据:等温等容自由能永不增加。等温等压吉布斯函数永不增加。

二、单元单相的热力学性质

由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和麦氏关系出发,可以通过物态方程和C_V,C_p得到热力学函数,或者通过特性函数得到热力学函数,利用热力学函数研究单元单相的性质(热辐射的热力学)

1. 热力学基本微分方程和麦氏关系

dU=TdS-pdV       (\frac{\partial T}{\partial V})_S=-(\frac{\partial p}{\partial S})_V

dH=TdS+Vdp       (\frac{\partial T}{\partial p})_S=(\frac{\partial V}{\partial S})_p

dF=-SdT-pdV     (\frac{\partial S}{\partial V})_T=(\frac{\partial p}{\partial T})_V

dG=-SdT+Vdp     (\frac{\partial S}{\partial p})_T=-(\frac{\partial V}{\partial T})_p

\implies

能态、焓态方程:

(\frac{\partial U}{\partial V})_T=T(\frac{\partial p}{\partial T})_V-p

(\frac{\partial H}{\partial p})_T=V-T(\frac{\partial V}{\partial T})_p \implies

以T,V或T,p为变量得到热力学函数:

U=\int \{C_VdT+[T(\frac{\partial p}{\partial T})_V-p]dV\}+U_0,S=\int [\frac{C_V}{T}dT+(\frac{\partial p}{\partial T})_VdV ]+S_0

H=\int \{C_pdT+[V-T(\frac{\partial V}{\partial T})_p]dV\}+H_0,S=\int [\frac{C_p}{T}dT-(\frac{\partial V}{\partial T})_pdp ]+S_0

进一步得到以TV或Tp为变量的全部热力学函数。(由特性函数dF(T,V)=-SdT-pdV,\ \ dG(T,p)=-SdT+Vdp求偏导同样可以得到)

 \implies

热辐射的热力学:

u=aT^4J=\frac{1}{4}cu=\sigma T^4(斯特范定律)

三、单元复相的热力学性质

由单元单相系的平衡判据出发,加上开系的状态函数,可以研究复相达到平衡的条件和相变的过程。

1. 平衡判据和开系状态函数

\Delta S=\delta S+\frac{1}{2}\delta ^2S \implies

\delta S=0,\delta ^2S<0,为稳定平衡。

\delta S=0,\delta ^2S>0,为不稳定平衡。

\delta S=0,\delta ^2S=0,为中性平衡。

dG=-SdT+Vdp+\mu dn (\mu =(\frac{\partial G}{\partial n})_{T,p}\implies

dU=TdS-pdV+\mu dn

dH=TdS+Vdp+\mu dn

dF=-SdT-pdV+\mu dn

2. 平衡条件

单元单相:

平衡:T=T_0,\ \ \ p=p_0

稳定:C_V>0,\ \ \ (\frac{\partial p}{\partial V})_{T}<0 (稳定性是一种驱动作用,在偏离平衡式能使其恢复平衡)

单元复相:

平衡:T^\alpha =T^\beta ,\ \ \ p^\alpha =p^\beta ,\ \ \ \mu ^\alpha =\mu ^\beta (偏离平衡时,能够自动恢复的是稳定平衡,如化学势高流向化学势低)

3. 相变

相图中相变曲线是等化学势线。在平衡相变过程中,化学势相等,总吉布斯函数不变。转化过程产生相变潜热。满足

(\frac{\partial p}{\partial V})_{T}=0\frac{dp}{dT}=\frac{L}{T(V_m^\beta- V_m^\alpha )}(可以得到蒸汽压方程\ln p=-\frac{L}{RT}+A

当温度上升到临界温度时,气相和液相比体积相同,此时不能区分气液相。条件为

(\frac{\partial p}{\partial V})_{T}=0(\frac{\partial^2 p}{\partial V^2})_{T}=0(可以得到临界温度)\implies

麦氏对比方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