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是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讲述了贵族聂赫留朵夫在一场法庭审判中遇到多年前被自己强奸过的清纯女孩玛丝洛娃(卡秋莎)因一起案件被诬告冤枉被判苦役的事,她的出现让聂赫留朵夫回顾从前,猛然自省,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想要赎罪并且付之行动的故事。
作者花费了许多笔墨进行了对比与反讽,从无数的案子中点明了当代的“唯利是图”的政府及腐败的社会现象,而这是一场“精神”的复活,随着聂赫留朵夫奔走洗清卡秋莎的罪名而推进,他对抗贵族、对抗封建官僚制度,从精神焕发、渴求公平的青春到融入社会现实、享受贵族权利再到看清一切,良心发现,层层递进,言语间流露出真正的上等社会该有的样子与愿望。
内容线索解读概括:
34、聂赫留朵夫到医院见玛丝洛娃,还不错,玛丝洛娃内心纠结
聂赫留朵夫听从薇拉的建议,动用关系将玛丝洛娃调到比较好受的医院去当护士,彼此在医院见面也比较方便。
医院工作人员对玛丝洛娃的评价还算不错,玛丝洛娃本人也很会照顾人,工作也会看眼色,聂赫留朵夫再次提出向玛丝洛娃赎罪并且与她结婚的意思,但玛丝洛娃内心非常纠结,对聂赫留朵夫的态度一反常态。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聂赫留朵夫一系列的付出让玛丝洛娃产生了感动,她不再只想利用他了,而是真心实意地与他保持距离,对一个公爵少爷老说,娶一个妓女做妻子才是最伤害他的事。
35、聂赫留朵夫前往彼得堡
看到玛丝洛娃在医院好好工作,聂赫留朵夫就放心了,他联系了著名律师法纳林,为玛丝洛娃的案件分头准备。
此次他前往彼得堡有三件事要办,首先要求重新审理玛丝洛娃一案,第二,把菲道霞·比留科娃的案子提交上诉委员会,第三,受薇拉所托要求释放舒斯托娃,提出让一位母亲和被关在要塞里的儿子见面……
36、聂赫留朵夫与姨妈谈起玛丝洛娃之事,通过姨妈与姨父的关系解决三件事
37、聂赫留朵夫带着姨父的信到参政院见沃尔夫探听玛丝洛娃一案的审理时间
38、穿插事件,卡敏斯基少爷醉酒发生矛盾被军官打死,军官被拘禁两星期就放了
说起普通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就在这里了,聂赫留朵夫在彼得堡期间,彼得堡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
一位年轻人卡敏斯基少爷因喝醉酒与他人发生冲突时,遭到一位军官蔑视,这军官一气之下将卡敏斯基少爷当场打死,但意外的事,这位军官只迫于舆论压力而被拘禁两个星期而已,大家似乎都对“军官”这一类人抱有非常大的宽容心。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这聂赫留朵夫的内心,所谓的“上层社会”,是如此的不公平啊。
39、聂赫留朵夫与律师碰面,确定审理玛丝洛娃的时间,分头打点
很快,聂赫留朵夫就通过自己在彼得堡的人脉妥善地安排好那三件事,其中最为重点的便是玛丝洛娃的“毒死人命案”,按照律师的建议,聂赫留朵夫打通了关节,等待上诉审理的时间。
40、玛丝洛娃一案上诉被驳回,聂赫留朵夫多番努力没结果,与昔日好友谢列宁背道而驰,对宗教的看法
万万没想到,尽管聂赫留朵夫多番疏通关节,那些“德高望重”的法官审理人员依旧“看不到”真相,上诉被驳回,玛丝洛娃依旧被判流放苦役,就连最出名的律师法纳林也找不到借口来安慰聂赫留朵夫,世道如此,又能如何。
聂赫留朵夫还遇到了昔日好友谢列宁,他也变了,变得跟聂赫留朵夫还没重逢玛丝洛娃时的一样,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融入在了那八个厂所谓的“上等社会”里,虚伪且恶心。
更另聂赫留朵夫所看不起的,是谢列宁对宗教的看法,他的理性已经被宗教教义所吞没,“只要承认教义,一切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的”于是被现实打败的他就靠着这种想法自我欺骗和安慰,真是让人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