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流水,总在不知不觉中从指尖溜走。今天是我坚持日更的第20天,一切好像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开始写头两千篇的时候,很轻松,写起来也很快,一千多字,一气呵成,因为那时我打算开始写作之前就酝酿过的事情,而且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点或许就能给我一丝启发,写作源于生活,生活就是现成的剧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都是自己漫漫人生中的主角,身边的人和事都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
沈从文写了自己的故乡湘西《边城》;
三毛在流浪中写了《撒哈拉的故事》;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众多著作都是在写自己的家乡高密东北乡;
村上春树在每天早起跑步的过程中,创作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能谈些什么》。
这些大作家的写作灵感都是源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周遭事物的变迁,不同阶段的人生感悟都可以迸发出无限的写作灵感。齐老师在《人人都能学会的写作变现》中提到,生活处处是素材,内心的思考程度更能体现文字的深度。写作不是走马观花的似的形式主义,而是细心观察后的洞见,要把每一次出发看作一场修行。
我只是一个刚开始写作的新手,除了给自己不停地灌输鸡汤打气,更是把自己原本的生活打得七零八落。但现在每天都很充实,忙着看书,忙着写作,也忙着追寻别人成功的足迹。有了目标,日子在忙碌中显得更有生机,好像在孕育着一朵美丽的花,马上就要开出花来。
这期间,在字数上从一开始几篇的随心所欲(少的的四百多字,多的千把字),到后来加入齐老师写作营坚持一千字起,收获很多,也是突破了自己。当然在写的时候,也会突然发现,不知道写什么了,怪自己没有饱读诗书,脑子一片混沌。
如今,因为写作,坚持早起也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可以不需要闹钟就会醒来的习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村上春树每天四点起床写作、跑步;作曲家马斯内经常四点起床开始创作到中午;著名作家严歌苓每天四点钟起床至少写作六小时………
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我虽然没办法一下子像他们那样坚持四点起,毕竟囿于生活,还有很多牵绊,但是现在的我也能坚持每天六点半起床。这是写作带给我改变,也是我早起的动力!
每天空闲的时候,总会去关注大家的写作,看看简书的热文,尤其是高居排行榜榜首的,感兴趣的就会点进主页看看人家以往的文章,尤其是喜欢刷到最低部,希望从人家的写作历程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看看有没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果不其然,每一个现在成绩斐然的作者背后,都有一个写作初期的暗淡时期,两位数的浏览量,个位数的赞赏,也没有读者互动留言……
可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开始都有一个时间段都是坚持每天更文,一年半载已经很常见,在日更榜首的前三名,分别日更了1336天、1335天、1330天……看着这让我瞠目结舌的数据,我发现了我跟别人差得不是一点远,简直是天壤之别。
著名作家柳青的《创业史》里有段经典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
站在人生的岔道口,我也彷徨过,也迷失过,更曾跌到过,可我依然很庆幸我现在选择重回简书继续写作,因为我还年轻,一切都还来得及。生活的琐碎在所难免,可如何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过得充满诗情画意,这是一门学问。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就首先从坚持读书写作开始吧。
时间如白驹过隙,得过且过是一天;发奋图强也是一天。与其临渊羡鱼,不如从现在开始结网改变。村上春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通过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不要在过往的错失中继续惩罚自己,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把自己的选择变正确才是硬道理。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第10篇 1514字 累计字145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