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位私学先生,教了二十多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天资聪明,先生讲的东西一听就会,念两遍就背了下来,还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成绩一直领先。但也很调皮捣蛋,老师让办的事情,总是打別,让他正东撵狗,他偏正西撵鸡。先生对他是又喜又气。
一日,先生领着学生到校外踏青游玩,听到树林中鸟儿鸣唱,随口道:“翠鸟树上叫。"有的学生对.“白云空中飘,"“蛟龙水中游,"等气势磅礴的下联,而这个学生却对了个“病猪圈内哼。"先生气的向这个学生白了几眼。
来到一个水塘边,塘中荷花叶茂花艳,小鱼叶下漫游,先生说道:“荷叶鱼儿伞。"有学生也对了好的下联,而这个学生却接道:“棉被虱子窝。"惹得学生一阵轰笑,先生又白了这个学生两眼。
这时,先生看到村头的一座阁楼上,有一俊俏的女子向两旁观望,就用手指了一下那里说道:“二层阁楼,站一美女望南北。"这个学生接道:“一条泥路,来二乞丐讨东西。"
先生气的哼了一声,领着学生继续往前走,看到一个老汉在锛茅草根,他认识是这个学生的老爹,心想,我也出一个下流的上联,看你还能用怎样的下流联应对,便对这个学生说:“这是老爹在锛茅草根吧。"这个学生说是。
先生说:“我拿你爹锛茅根出一联,看你如何对下联?"
学生说:“请便。"
先生说:“你老爹来村外锛茅根,头点腚蹶鸡巴扑甩。"
学生们又一阵轰笑。
学生立马接道:“我师娘在家里纺棉花,手摇腿盘水门叉拉。"
学生们更是笑个不止。
这一下可把先生气坏了。连连嚷道:“聪明不用到正地方,聪明不用到正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