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心情莫名的焦躁,主要表现在对女儿的感受上,每天回到家里女儿就妈妈长妈妈短得围在你身边,简直让你片刻得不到休息,我表面上温柔依旧,但内心里经常呼喊:我想要自由,我想要一个人,我想要到一个只有自己的地方去待几天!为什么我当初选择了生小孩??
对工作和女儿仍有的责任心,让我的“远离几天”不太现实,但一天应该还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吧,于是这个周五,我,一个人,就来到了苏州。
第一站是我向往已久的诚品书店。
书店很大,布局宽敞合理。待了三个多小时,我收获颇丰:除了买了一大包书,还有了很多看书的灵感,最近常有不知道要看什么书的困惑,但在偌大的书店里兜兜转转,发现了很多喜欢的作者和喜欢的书,以后都可以陆续读起来。
在书店里最重大的发现是一个非常喜欢的作者:日本的松浦弥太郎,喜欢他的生活态度。读几页他的<100个基本>和<新100个基本—自我更新指南>,就能感受到作者那种清风徐来我慢慢盛开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所以,毫不犹豫得入了三本作者的书,没有读完,但我已经感受到这位生活美学大师的灵魂,以及带给我的心灵的补给。
结账的时候发现买书的人有,但并不是那么多,毕竟现在网上买书比实体店里买书便宜多了,但我也明确得感觉到:政府引进诚品书店入户苏州,目的就不是靠书店赚钱,诚品书店作为苏州的一个地标式所在,带来的很多影响都是隐形的,比如文化方面的影响(慕名而来看书的人还不少呢)、旅游业收入的增长(书店外看到了很多的行李箱,诚品书店也已经成为了到苏州旅游必到的景点之一)等,毕竟我自己的苏州一日行,主要就是奔着诚品书店来的。而且我决定,以后每年都会过来一次,从明年开始,带女儿一起来。希望我对书的喜爱可以影响到身边的这位小朋友。
下一站是苏州博物馆,慕“贝聿铭”名而来,建筑的主要特色是把自然、人文和建筑做了有机的融合,三者相得益彰。
博物馆内透过玻璃橱窗可以看到窗外的竹林,让你有一种行走在大自然中的感觉。
博物馆内潺潺的流水,让厚重的博物馆顿时灵动了起来,带给游客更多的欣喜。
在博物馆宽大的橱窗看到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式建筑,让你忍不住赞叹建筑之美、设计之美、艺术之美,我甚至萌动了去看几本设计相关书籍的念想。
一天的行程结束,心情不错。但我知道自己回到家里要做的功课是:如何与家人商量,让自己有多一点的个人时间,让自己快乐起来。
因为:作为一个宝妈,真的需要把自己从繁忙的工作和带娃中适当得释放出来,最理想的状态是每隔一段时间,一个人抽离出来,来个独自一人的几天的旅行,或者是像我这样,一天的时间,到周边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换个环境,再或者是每周找个半天,到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在这样的时候,卸下职场中人的角色,卸下妈妈的角色,此刻的身份只有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感受到了快乐,我们才能更好得扮演起妈妈的角色,才能把内心的喜悦、幸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和家人,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