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CEO第二次课的心得感受)
昨天,朋友偶然问起我为什么要报名“做自己CEO班”,学习个人成长。为了便于理解,我说:“我是为了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手账,如何管理自己的生活,还有如何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所以才参加的。结果她马上来了一句:“这怎么和洗脑宣传差不多?”提到个人管理,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否定,和保护自己现有的认知。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要求也不同,所以我没有和她争辩。但是,真没想到,前两天加一同学碰上的事,我也遇上了。于是,以这件事为刺激,我决定将这次课程的感受和思考详细得写下来,争取得到身边人们的理解,让他们对“个人成长”感兴趣。
一,四个收获
1,能说清楚究竟为什么要按照规律办事。
按照规律办事有什么用?能够事半功倍,避免盲目试错,尽可能地将时间和精力投资在有价值积累的方向。
联系到开头我朋友的态度,很多人都不喜欢自我管理,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自我管理,就是按照自己创造的规则生活,仿佛机器人一般,丧失了自由生活的权利。但是,在我看来,不进行自我管理的人,恰恰没有获得自由。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闲暇时盲目的刷美剧,在各种看起来很美好的事物之间徘徊不定,最后收获的只是对生活的迷茫和不确定。(因为这就是我没接触到“个人成长”时的状态,所以特别感同身受。)
其实,“自律才是真自由”。按照自我管理的规律生活,就是持续地将世界和精力投入到价值积累的方向。比如,每天打开keep软件健身,也许现在的我不自由,但是十年后,我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让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所以,我愿意按照自我管理的规律办事。
2,收获了一个对自己人生进行思考和定位的模型“哲学+问题”。
在传统的保安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之外,新增了“你在哪?”“如何去?”(见图)。我觉得,这几个问题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回答出来的,因为它涉及了我们对自己究竟是如何认知的,以及理想中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想要看清自己,就需要我们真正的摆脱外界的干扰,摆脱以往学习的偏见,对自己进行深入的探索,才能诚实地回答这几个问题。事实上,虽然现在人们的“思想自由”,但是在各种媒体和外界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反而越发趋同。以女性为例。看看现在流行的电视剧,从《来自星星的你》《花千骨》到刚刚完结的《微微一笑很倾城》,导演来自不同的国家,故事类型也截然不同,可是其本质却如此相似,就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诚然,这些故事能满足我们的少女心,让我们在为生存辛苦奋斗的途中获得一些慰籍。可是,这些难道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为什么所有的女孩都有着相同的梦想?为什么所有女孩都化着一样的妆,穿着流行的衣服,最后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是因为每天都有无数媒体和周围的人在告诉你:“一个女孩最大的幸福就是嫁个好老公”,“如果不化妆就不会被人喜欢,被社会抛弃”,“女人嘛,给男人支持就可以了,不需要在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我们真正的自我在社会和媒体的影响下,逐渐缩小,被逼到了心灵的角落里。我们的思想被他人绑架,我们的人生变成了电视剧的剧本。如同游戏《史丹利的预言》,我们按照旁白给我们规划的路线行进,最后到达了一个幸福的结局。但是这个结局只是旁白所认为的幸福,却不是史丹利的幸福,也不是玩家的幸福。“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开头提出的问题,你还能回答吗?
现在很流行“和自己谈谈”,就是倡导大家在夜深人静之时,摊开笔记本,和自我对话,搞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在尘世的喧嚣退去,只有蝉鸣声的夜晚,真正的自我逐渐地被我们挖掘了出来。但是!难道不进行这样一个仪式,我们就认不清自己是谁了吗?(哈哈抱歉我是个反心里鸡汤爱好者)我觉得,只要做好个人管理,按照CEO课给我们的清单一步步来,就能真正的长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非只是在某个时刻“和自己谈谈”,然后不为此做出任何努力。
在此,我推荐给所有女性朋友《双斩少女》(kill la kill)这部动画。这个故事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所有女性的所有行动都基于自己的意愿,而非男主的意愿。女主剪短发,因为她不喜欢长发。女主穿跑鞋,因为她不喜欢高跟鞋。女主不卖萌,说话爷们,因为她不会为了迎合其他人的审美而牺牲自己的意志。这部动画的画风也很粗犷,在日系“卡哇伊”动画中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导演不想为了迎合市场而牺牲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相信这部动画会对你“发掘真正的自我”有所启发。
3,价值线定位
每个人都可以在价值线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负价值”“0价值”到“价值积累”“使用价值”“市场价值”,价值线的延生标志着我们一次次个人成长,自我突破的过程。这条线没有尽头,因为人的成长没有极限。
4,价值线定位理论的原则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价值线都一直存在,因为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在价值线中,我们所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以价值线的方向为目标。
关于“你所在层次决定了你眼中的真实”,就好像马云关注市场价值,所以在给美国的互联网论坛翻译后,他认识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商业潜力,所以创立了阿里巴巴。而其他人翻译的时候关注使用价值,所以在把翻译任务完成后就满足了。不同的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事情也不同。
或者说,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这幅有色眼镜就是你过往的阅历,经验,学到的知识等等所形成的“偏见”。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戴着这幅眼镜,以为他们眼中所见就是“真实”。所以,当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将这幅眼镜分离时,他就能更好的看到“真实”。
二,三个感受
1,本质导向的好处。
以本质为导向,一旦构建出一个模型,就可以适用于任何相关的内容,不用在发现新问题后推倒重来。这种感觉挺爽。
2,根据价值线,回顾自己的人生。
学习了价值线后,我发现自己的人生被清晰的串了起来。这条线清楚的显示出我的价值变化的曲线,好像股票走势图一样:-D。
比如价值积累阶段,说的正是学生时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取得好成绩。这是价值积累和市场价值的阶段。上课是价值积累,老师和学校的认可是市场价值。、
有时,我也会陷入负价值区。会怨天尤人,为什么我这么倒霉遇上这样的事啦,嚎啕大哭或默默流泪。不想出门,只想在家葛优躺。特别悲观,觉得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宁愿在家看动画,也不愿意提起笔来写作业。真是当局者迷。
不过,虽然之前没有学过这门课,但是走出来的策略都是相同的,要点就是“及时止损”,方法则是“推迟满足,直面现实,承担责任,落实行动”。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怎么难过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我接下来要怎么做?因为人生还很长,一时的失败不算什么,只要以后努力,自然能够弥补回来。还有承担责任,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国际歌》唱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积极主动。只要“推迟满足,直面现实,承担责任,落实行动”,就能很容易地从负价值区跳离。
最近几年,我则是长期处于价值积累阶段。因为在价值积累阶段,没有考虑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所以显得碌碌无为。这点说不上是好是坏,但是看到跳离方法“激活动力,紧跟导师,设定标准”,我觉得自己还做的不够。因为一直在价值积累,没有标准,就很容易陷入“学多少都不够,究竟什么时候才是个头”的陷阱。没有导师,也渐渐的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学,因为导师是榜样,是努力的方向。现在,我想要将自己的一些价值积累转化成使用价值,就要按照跳离的方法做。
3,很努力却赚不到钱,why?市场价值?
学了价值线理论后,再回顾自己的人生,就明白了为什么至今没赚大钱。因为我只是自认为很努力,但并没有以价值为导向走,所以很多努力都没有受到其他人的认可,也就是没有市场价值。比如我之前上了很多课,也做了很多笔记,但没有发布简书,所以虽然学到了什么自己心里很清楚,但是在别人看来,没有作品声音,就等于没有做这件事。所以现在很多人热衷考证,就是要让自己的价值转化为受人认可的市场价值。
三,两个改变
1,多一些作品声音,拒绝怀才不遇。
以后,不管是上课还是自己的心得,都要尽量发布简书,而不是在脑子里想想就算了。遵守作品声音的元规范,让大家提高对我的认可度,不孤芳自赏。
不管是不是金子,都要努力发光。是不是金子,由市场判断;发不发光,由自己判断。
2,重新认识《周易》
因为很喜欢看奇幻小说,所以我也曾尝试着看过《周易》。那时候买了一本有现代文翻译的版本,看了一些,只觉得没什么用。今天在听过易仁永澄粗略的讲了乾卦后,才知道《周易》是一本讲述世界规律的书,改变了之前的看法。
易仁永澄说的内容和之前看的那本书翻译大抵相同,但是我的认知却被刷新了。以前一直以为《周易》是算命书,就和数学公式一样,把自己的情况输入,进行复杂的运算后,就能得到结果,结果无功而返。现在知道了乾卦是讲的人一生的变化规律,从默默无闻,到努力学习,产出,到事业的顶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再到急流勇退,最后“见群龙无首,吉”。
关于“善《易》者不占”,我也有了新的理解。百度说:所谓“善易”,意思是“完善”和“完整”地领会“易”之精神实质,善于把握易之精髓去认识宇宙变化的规律,善于运用“易”之原理去观察宇宙、社会、人生的动变态势。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善易”者。上完课后,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懂规律的人不需要预测未来,因为一切都已经在《易经》所建立的模型中了。”
总之,对于《周易》,我决定怀着谦虚的态度对待它。抛弃以前对它的认识,保持好奇和空杯的态度。
四,一个行动
聚焦自己的价值区间,取消关注或者不看无关的微信文章。比如我关注的很多微信订阅号,里面有双语新闻,有职场上如何提升自己,有写读后感免费拿书的。考虑到我的价值区间处于积累阶段,就不再关注无关内容,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再去详细阅读他们。不要因为是好东西,什么都想学,一定要抓重点,有舍有得。
五,问题思考
你觉得自己的核心场景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怎么做?
核心场景:学校,考研求录取。
关键问题:学生,一心求录取。学校报名人数又破新高,几乎百里挑一。
定位:价值积累阶段,想靠文凭变现。
要点:激活内心动力并找到导师。
思考:激活内心动力,就是要想想当初为什么要考研,持续地给自己以学习的动力,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当初考研,就是想一举两得,一是获得名校文凭,二是取得市场认可。期望大,投入也要大,所以现在肯定很辛苦。因为对我来说,考这个学校是n+2甚至更多,是恐慌区,觉得焦虑,自己没希望是必然的。但是一旦跨过这个坎,回报也大。(万一没过也别慌,用这些工具来分析一次,不会走弯路)
找到导师。导师就是过来人,我现在在上的辅导班的老师就是在几年前考上的学长,所以上课内容也和考题紧密相关。这比我自己在网上找资料高效太多了。这点做的不错。但是平时,我只是听课,并没有和他有很多交流。所以,我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尽量在每次作业中都有突破,都有对于评分标准的探索。根据他的点评,尝试着写出符合目标院校要求的文章,在考试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