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自我付费能力以来,就是个特别愿意为知识付费的人,这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妈妈的影响。
比起从小品学兼优的孩子,我就是个反面教材。在我从小的意识里,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学不太明白。但我妈妈坚信一个原则,普普通通家庭的孩子,读书上大学是必须要走的路。所以无论我成绩怎样,青春期如何逆反,她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始终她坚持着她的原则,对教育的重视。对于没有什文化背景的父母和在家庭的亲朋好友都是做小生意的圈子里,这很难得。
从小到大,无论是兴趣上的培养,送我练武术,学冰刀,还是学习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教,新东方暑假夏令营,考前冲刺班等等,对于知识,对于教育,对于培养孩子,妈妈从不犹豫的选择付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在父母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提供给我最好的教育。虽然自己没考上什么好大学,妈妈又特别支持我考研,因为她一直相信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对于从小对学习没有什么意识的我,比起通常大家认为的小初高12年寒窗苦读,我是直到2011年才开始意识到,要努力奋斗,如果我要把我这10年或者从小到大的履历叙述出来,真的可以写一本书,且很励志。
2011至2020,今年是我努力赶路的第10年,至少在我的认知范围内,我算是赶上了,赶上了部分10年前,大众眼里认为比我强很多的孩子,
直奔现状,目前拿着在原生家庭的层级里认为还不错的薪资,虽然跟以百万为单位算年薪的大佬比仍是菜鸟。但17年在异国他乡买了车子,18年在异国他乡买了房子,虽然都是最基本档位的生活必备装备,可是至少在我工作一年半时,都实现了,接下来就是再升级,反哺父母。
其实不单单是物资上,自己和自己的圈子也变得更强了。今年拿到了自己喜欢的AI**行业,海外财务负责人,直接对接的同事有哈佛大学毕业的美国小伙,有波士顿大学毕业在微软从业10年的台湾小哥,有加州理工大学的博士.....对于学历上和工作履历与他们比,自己仍是小白,但对于一个要着7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我拿到了,有运气,有自己主动争取,或许也有一点自身的能力。
叙述这么多,有点跑题,今天是想自我整理一下最近为知识付费的清单。
【开言英语】-年度会员-预期每周完成3个单元
【云海螺1V1】-外籍口语课-预期每周上约2节课
【跟谁学-治愈系英语】-语法课-预期每周上5节课
【跟谁学-简单英语】-口语课-4节
【十点读书-经营自己-实用的管理术】-每周3节(3年前买的)
【芒果TV】-月会员-综艺节目
【Opus one】-年度会员-任务管理App
最近还买了几本纸质版的书,邮寄中。
李诞的《笑场》+《冷场》+《宇宙超度指南》
崔璀的《做自己人生的CEO》+《深度影响》
十月给妈妈买了华为Mate30P,十一月还有给自己买IPhone12P
十二月考雅思还是明年的五六月呢?需要给自己做个计划表格了....
又跑题了,01:50 AM ,Good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