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父母你能对孩子“不管教”吗?你能真的做到平等地对待孩子吗?
某天小静下班回到家,妈妈就开始唠叨起来。
吃饭前,“快洗手、吃饭了,记得用肥皂!
吃饭中,“多吃点蔬菜,饭不够吃,自己去盛!”
吃饭后,“早点休息,别总玩游戏,明天还上班呢!”
小静强忍着愤怒,但还是爆发了:“妈,你能不能别管我那么多,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她忍不住和妈妈吵起不,她受不了,妈妈总以一种教训孩童般的口吻和她说话,好像她还在幼儿园,生活也不能自理。
孩子长大了,但妈妈不肯相信孩子的独立,也不愿给予好信任,始终不愿意接受孩子已经处于和家长的平等关系,而是仍然习惯地教导和掌控着孩子。
但孩子更渴望平等的对待,当她忍受不了不对等时,争吵一触即发。
什么是“不管教”?
不管教就是“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日本作家岸见一郎以依据阿德勒心理学做出了解释。
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帮助,但实际上孩子的独立期往往比家长想象的要早,如果父母不能注意到这一点,总认为孩子还小,很可能会阻碍孩子发展自理。
很多父母不想让孩子再经历和自己一样的痛苦,总想尽可能地帮孩子解决一切问题,但父母们始终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能够做的是可以帮助孩子鼓起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因为未来是属于他自己的。
中国式教育常流行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管,那还得了,指不定闯出什么祸来呢!”
这样的管教方式有用了吗?孩子是不是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劝了呢?那是因为家长没有教会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管教”的育儿方式是什么样的?
一、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育儿方式
家长们其实都知道批评不是育儿的好方法,批评会带来负面影响和情绪,关于批评主要有三种情况。
1、被关注、被认可是孩子的重要需求,当孩子规矩规矩做事得不到回应时,就会故意做一些会被批评的事,以获得关注;
2、孩子做错事有时并非是故意的,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时父母要做的应该是耐心解释和示范;
3、批评虽然见效快,并非真的有效,而是因为孩子害怕父母而选择顺从,久而久之会使孩子逃避批评,做事变得消极,变得懦弱。
二、避免孩子依赖表扬
不批评,表扬总可以了吧?其实表扬也不是育儿的好方法。家长经常毫无底线地进行夸赞,“你真棒!你太厉害了!”,孩子很可能会依赖表扬,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愿意好好做事了。同时,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会对自己保持友好。
当孩子做出良好行为时,家长可以用“你真棒”代替“谢谢你”。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很乖、很安静,可以说:“谢谢你这么安静。”让孩子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和存在感。
三、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
纪伯伦说,孩子“凭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却不能代替孩子过一生,当然也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孩子要面对挫折和失败,都必须由他自己承担。如果父母对孩子所做的事横加干涉,将造成不良后果。
1、容易破坏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长的控制感到反感;
2、一旦发生问题,孩子容易逃避责任,并转嫁给父母,孩子则无法成长;
3、干涉孩子正常发展的人生,使孩子认为,父母不相信也不尊重自己,消极地面对问题,会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如何成为“不管教”的家长?
台湾作家龙应台记录过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当某位教授来访时,他会有意介绍儿子给教授:这是某某教授,这是我的儿子菲利普。教授和菲利普握手后,却转向龙应台说到:“好俊的孩子!他会说中文吗?”“会,说得不错。”“他几岁?”“十五岁。””他读几年级呢?”“你问他吧。”教授这时候才转过去看菲利普。可是没说几句话,又转回来问龙应台:“他懂几国语言啊?”
龙应台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反思只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人才会独立看待自己的儿子。
很多时候,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主见,没有立场,一切事情都要家长帮他完成,其实这都是家长的不良的行为引导导致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
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平等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给予他更多的选择和主动权,赋予孩子独立面对人生的勇气。
比如,带孩子出门见到朋友时,向孩子介绍他是谁,还要把孩子介绍给朋友,并邀请孩子主动打招呼,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孩子向朋友打招呼,孩子不愿意还指责他没礼貌。
孔子说,“不迁怒,不贰过”,即时有了怒气的时候,也不让这个怒气登高,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二、体罚没有任何意义
有时父母厌烦的并不是孩子要求的内容,而是他耍赖或哭闹的行为,所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好好用语言表达诉求,如果他没能表达明白,孩子可要求孩子再说一次。
父母不得不承认,对待孩子时体罚并不是教育,而是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比如孩子在屋里玩水,弄得满地都是,家长就会很生气地指责孩子的行为,并惩罚他不许再玩了。
其实批评在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体罚。
三、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
“除了学习,就不能说点别的吗?”有些父母会遇到孩子这样的控诉。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别人和你讨论你的工作,是不是很烦人?!
家长如果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到孩子,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
1、批评对孩子成长毫无益处,家长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客观地说出自己看到的事实,并非指责其不良行为,当孩子感觉到被尊重时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2、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不想学可以告诉他等想学时再学,如果这时家长一味地说教,只会将孩子推向下坡,如果给予孩子尊重并引导孩子有正确的认知,孩子会可能会下滑,但当他有意识时自己会再爬上来。
3、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在社群中多做贡献,引导孩子乐于助人。具体地对孩子说“谢谢”“你帮了大忙”之类的话,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感,感觉好才会做得好。
《情感勒索》一书里说:一段糟糕的关系,就是情感勒索者,侵害了对方的自我完整性。我们都曾是孩子,但成为父母后,却忘了小时候希望父母怎样对待自己。
其实很多父母会承认对孩子使用强权的方法并不很有效,而且他们对使用权威会感到内疚的,所以才常常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等你做了父母以后你就会理解我了!”诸如此类的话,其实这是在借着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的人生。
父母不可能陪伴和照顾孩子一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
种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想改变什么时间都不算晚,不要让自己的控制欲毁了原来属于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