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笔记1:从观感到影评的长路,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电影是光影叙事美学多种类型艺术的集合,很多经典电影,镜头语言、剪辑手法、表演细节等等都很考究。外行看热闹最多就是谈谈剧情表演,内行甚至用拉片的方式一帧帧细扣,从艺术的层面,观察和领悟自然差别巨大。

但好电影所展现的人物情感困惑、命运挣扎或是荒诞幽默、恐惧惊悚,都能激发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共鸣,不管是高管白领农民工、老人青年都能感受得到。

所以,作为一个电影浅度爱好者,现阶段还不能体会《鸟人》里那段长镜头的精妙,《布达佩斯大饭店》叙事结构的技巧,但一样能为人物命运唏嘘,被音乐画面感染,把被触动的点记录下来,从观感到影评,一点点摸索了解,不着急,也是乐趣无穷吧?

比如看《我不是药神》,很受感动,作为自来水,必须说从演技剧情台词、与社会现实的对照等等方面亮点太多,想说的很多,写观感却只会回忆剧情穿插一些感想,结果成流水账,冗长没有重点。看毒舌影评,从抢眼的人物群戏入手,用人物小标,把亮眼的角色所代表的一个群体、演技、感想都写了一遍,写得简洁,读也轻松。按这个架构,再把电影比较突出的台词、细节,点评分析,整个思路明晰也好入手。

借鉴这个思路,结合对自己最触动的点,之前的影评可能改成三部分:第一,也是对角色的感悟;第二,呼应现实,与新闻看到或自己之前相关思考的感想;第三,不认同简单粗暴把医药公司放在对立面的分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电影能够改变人一生的轨迹?这也许不是妄谈。鲁迅先生年轻时看电影,看到电影里中国人面对侵略还麻木迟钝,于是愤然弃医从...
    昭阳2017阅读 6,673评论 3 17
  • 前几天出差,在机场摆渡车上,旁边有一家三口,女孩子十七八岁,应该是第一次坐飞机,问她爸爸妈妈——“飞机如果飞到天边...
    芦权阅读 2,47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