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主持人很多,勤奋的主持人更多,董卿能够从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一定有原因。
以前,在主持节目时,大多数主持人都避免犯错,难免表现得程序化。而董卿刚开始进入央视时,她主持青歌赛节目,总是希望自己多做一点。
董卿希望可以“从选手身上挖出一点新鲜的东西来”,于是对所有的参赛选手都进行了一次“摸底”,比如去了解他们的家乡、个人喜好、心路历程,去询问他们唱的每一首歌的词曲作者,一次一次地压低声音问:“我能不能和选手聊几句?”。这些都是她在高负荷的工作下,多做出的一点努力。
正是她这每一次“多做一点”的努力,让她有了“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的美誉。
董卿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做了许多努力,余秋雨曾这样评价董卿:“都说董卿很勤奋,但仅靠勤奋是不够的,中国有四万多个电视主持人,许多人都很勤奋,但很少被广大观众所接受。这里的美学任务是,个体生命要能成功传递集体话语。为此,主持人要投入生命,投入感情,唤醒自己的知识储备、情感储备,要与观众有心灵沟通。”
是的,每次“多做一点”是董卿的勤奋,而全身心的感情投入才是董卿作为主持人的魅力。
做主持人如此,写作也是一样的。
中国有四万多个电视节目主持人,优秀如董卿还这样努力;中国各行各业的文字工作者应该会更多,想要脱颖而出,我又该要有怎样的付出?
写作,是一条低门槛而且拥挤的路。
一个人,一台电脑,一个念头,我们就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作品。
平庸的作品,就像烂大街的地摊货,偶尔有人问起,摊主也从来不敢要价。
好的作品,就像一坛酝酿了多年的女儿红,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倾注了毕生的情感。喝酒的人喝的不仅是酒,读者看的也不只是文字,他们是通过酒和文字来品味自己的人生。
我们作为写作者,就是把自己的知识储备、情感储备,通过文字的形态,与读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董卿也曾说过:“独特的人生,饱满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质朴的品格,顽强的精神,高远的志向”,这些才是可以为文字传递价值的人格魅力,是人性中的珍珠。
希望我们在写作这条路上坚持的朋友,永远要记得多做一点。
多一点深情,多一点思考,多一点修养,多一点志存高远的梦想,多一点与众不同的追求,用文字把自己的独特与美传达出去,创造出更多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一句话:“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完成。”
我想说,我心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