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产品灵感来自随时随地

都有哪些成功案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案一:朋友图学习

李四晒了9张花的朋友圈,某领导看后的点评是4点,地点、人物、场景、自己的诉求。这就是结构化思维。

总结:带着学习的心态,从各方面,你可以在朋友圈里学习很多,做好随时的收录、总结、提升,结构化思维你也可以拥有。

案二:石墨文档的历史版本功能。

从我个人来理解,我第一次看到有历史版本功能的程序是简书,也许石墨的PM和我一样,也是看到简书的功能,然后得到灵感,复用到自己的产品里。

案三:从一件事一张图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上周四,在群里晒了张京东的技术分享邀请图,李四看后,就想到自己的店是否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活动,收集人气。

那我们有哪些可以学习的源头呢?

1.工作中领导、同事的邮件、电话、当面对话等

分析别人为什么这么写,背后有什么“套路”,他的沟通方式怎样复用到自己身上,一则提升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二则看自己沟通能力怎样提升。

2.快餐——社交媒体的:

微信,微博等,不在于看多看少,在于有心的去看。

3.营养餐——书本

书有好书,差书。好书可能价值更多,差书虽没多少价值,但可以看教训,代入感,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写么?怎样避免不犯他相同的坑。

以前看过,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的更快,一帆风顺可能没什么提升,就像看书,如果没有输出的话,阅读再多,看后即忘,也没有任何成长。毕竟,人的生命有限,还是多讲些实用主义。

按照woop法则,自己的行动有哪些呢?

怎样做?

3.1保持一颗好奇的心,随时随处学

职能部门发的一些全员邮件,想想别人的收发件人都有谁?是不是会漏?怎么排序?内容都有哪些?好处有哪些?不好有哪些,可以借用的有哪些?自己是否有思考并记录,对于这种邮件,做到阅兵即焚,不用来回多次学习。

3.2展现复述,学以致用。

看过后,可以和周边的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他们是怎样理解的

3.3重构复用。

别人的某方面知识以你可能当下不能使用,但经过组合,你也可以使用,或者推荐给其它人用。

欢迎探讨交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